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09)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卢丽王喆裴建国林永生樊连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地下河
  • 4篇多环芳烃
  • 3篇岩溶
  • 3篇岩溶地下
  • 2篇岩溶地下河
  • 2篇水中多环芳烃
  • 1篇地下河系统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水质
  • 1篇多介质
  • 1篇岩溶地下水
  • 1篇水-岩作用
  • 1篇水泉
  • 1篇水质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特征
  • 1篇流域
  • 1篇环境介质
  • 1篇R型因子分析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王喆
  • 5篇卢丽
  • 3篇裴建国
  • 1篇杜毓超
  • 1篇夏日元
  • 1篇樊连杰
  • 1篇林永生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确定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2014年12月沿途采集了13个地下河水样品,利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南宁清水泉地下河水样品的多环芳烃(PAHs)。结果显示,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共检出15种单体;地下河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162.13-224.99 ng/L,平均值为191.71 ng/L,PAHs以2~3环为主,占PAHs总量的49.36%;地下河水中PAHs的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是因为污染源不断汇入及地下管道的特殊环境造成的;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减降低,这可能与地下河对4~6环PAHs的吸附作用及沿途排污有关。
王喆卢丽
关键词:地下河多环芳烃
城市近郊型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分布规律与来源解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广西清水泉地下河水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地下河水中PAHs的组成、分布规律及主要来源,为城市近郊型地下河系统持久性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162.13—224.99 ng·L-1,平均值为191.71 ng·L-1,PAHs以4环为主,占47.14%;地下河水中PAHs的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降低;PAHs来源解析表明,上游地区PAHs来源以草、木、煤燃烧源为主,中下游地区敢怀村附近PAHs来源为石油源,地下河出口处PAHs来源以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为主.
王喆卢丽夏日元
关键词:多环芳烃地下河
广西岩溶区某地下河系统多种介质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岩溶地下河系统内多种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组成和分布特征,以广西某典型岩溶地下河为例,利用2013—2014年同期的空气、地下河水、沉积物和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对不同环境介质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和地下河水以2~3环PAHs为主,其中空气的2~3环PAHs比例为71.66%,地下河水的2~3环PAHs比例为54.84%;沉积物和土壤以4~6环PAHs为主,其中沉积物的4~6环PAHs比例为54.26%,土壤的4~6环PAHs比例为65.06%;环境介质中PAHs的浓度变化为:上游〈中游〈下游,这与污染源排放、吸附作用等相关;同一区域不同介质的2~3环PAHs百分比为:地下河水〉沉积物〉土壤,而4~6环PAHs百分比则相反。
卢丽王喆裴建国
关键词:多环芳烃岩溶地下河
红水河中上游流域岩溶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了解红水河中上游流域地下水污染情况,并对其进行防治与管理,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红水河中上游流域的130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区内岩溶地下水水质的因子3个。因子1以Ca2+、HCO-3、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为主,反映了水-岩作用(碳酸盐溶解)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2以K++Na+、Cl-和NO-3为主,揭示了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牲畜粪便等)和生活废水对农业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3以Mg2+、SO2-4和F-为主,反映了工矿业污染对北部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子1、因子2和因子3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监管和防治。
卢丽王喆裴建国杜毓超林永生樊连杰
关键词:R型因子分析地下水水质水-岩作用
岩溶地下河系统多介质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确定岩溶地下河系统内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选择典型的清水泉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2014年同期采集的空气、地下河水、沉积物和土壤样品测试数据,运用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成分谱、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和地下河水以萘(Nap)、菲(Phe)和荧蒽(Fl A)这3种2~3环PAHs为主,其中空气的2~3环PAHs比例为71.66%,地下河水的2~3环PAHs比例为54.84%,而沉积物和土壤以4~6环PAHs为主,其中沉积物的4~6环PAHs比例为54.26%,土壤的4~6环PAHs比例为65.06%;环境介质中PAHs的浓度变化表明上游小于中游,中游小于下游,这与污染源排放、吸附作用等相关;PAHs来源解析表明,上游乡村地区PAHs来源以草、木、煤燃烧源为主,敢怀村天窗附近显示为石油源,地下河出口处PAHs来源则以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为主.
卢丽王喆裴建国
关键词:多环芳烃岩溶地下河环境介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