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41-A25-054)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斌王建荣卢立志梅海梨陈莉娅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 载银沸石/PMMA抗菌复合义齿基托材料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发可以提高义齿基托的力学性能和赋予义齿基托抗菌性能的抗菌复合材料。方法利用偶联剂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载银沸石抗菌剂进行了表面有机化处理,采用球磨法将改性的载银沸石抗菌剂和PMMA制备成复合母粒,MMA与母粒共聚制得复合抗菌义齿基托材料。结果对表面改性的载银沸石抗菌剂通过FT-IR、XRD分析,结果显示载银沸石抗菌剂表面经硅烷偶联剂修饰后其晶体结构没有改变;经扫描电镜观察,抗菌剂在材料中分散均匀;力学测试和抗菌实验表明,在义齿基托材料中抗菌剂添加量为2%~3%时,其力学性能最佳;而当添加量为5%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抗菌性强。结论研究表明该抗菌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提高义齿基托的力学性能,而且赋予义齿基托抗菌性能,在口腔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建荣刘斌何康
- 关键词:载银沸石PMMA抗菌材料义齿基托
- LZB-GC抗菌剂在金属烤瓷修复体中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金属烤瓷釉层材料中添加无机抗菌剂LZB-G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8例作2颗以上烤瓷修复患者,其中28颗烤瓷修复体的釉层添加LZB-GC抗菌剂,另外28颗作为对照组不添加抗菌剂,临床大体观察修复后牙龈情况,电镜观测LZB-GC抗菌剂在釉层的分布状况,检测烤瓷牙修复前及修复后1、3、6月的菌斑指数(GI)、牙龈指数(SBI)和龈沟出血指数(PLI)指标。结果:电镜观测LZB-GC抗菌剂在釉层的分布大致均匀,但出现少量颗粒团聚现象。戴入6月后的抗菌烤瓷修复体龈缘无发黑现象,颜色大致与对照组一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GI、SBI、PL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中SBI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月后,GI没有变化,SBI、PLI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添加了LZB-GC抗菌剂的釉层,可以起到早期控制金属烤瓷修复体引起的牙龈炎的作用。
- 张东颉伟博王建荣张宝平刘斌
- 关键词:金属烤瓷牙抗菌剂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对ROU发病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5例ROU患者(观察组)与4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血中CD4+细胞及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ROU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关。
- 梅海梨陈莉娅刘斌卢立志
- 关键词:口腔溃疡T淋巴细胞
- 酸蚀时间对乳牙釉质表面结构及树脂抗剪粘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酸蚀时间对乳牙釉质表面形态、树脂-釉质粘接强度及界面结构的影响,确定乳牙的最佳酸蚀时间。方法:选取12颗乳牙,随机分为4组,按照15、30、60、120S时间,采用GLUMA Etch 20 GEL酸蚀乳牙唇面釉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另选取48颗乳牙,将内径4mm,高2mm的铜圈用蜡固定在乳牙唇面,按分组方法进行酸蚀,吹干;按照Gluma粘接系统及树脂操作方法,形成柱状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体,其中40个试样用万能测试机测试其抗剪粘接强度;剩余8个试样采用金刚砂片垂直于树脂牙釉质结合面切开,扫描电镜观察其界面结构。结果:乳牙酸蚀30S和60S时釉质表面呈均匀的鱼鳞状结构,酸蚀15S时釉质表面只有极少部分鱼鳞状,而120s时釉质鱼鳞状结构消失,牙本质小管暴露;酸蚀15、30、60、120S组的树脂-釉质粘接强度分别为5.34、10.59、12.22、3.73MPa;扫描电镜显示树脂-釉质界面结构30s组和60s组有长树脂突形成,而15s组和120s组界面几乎呈平面,无长树脂突形成。结论:乳牙酸蚀的最佳时间是30—60s间。
- 刘梅天刘斌李继英安晓丽卢立志
- 关键词:乳牙酸蚀时间粘接强度
- 两种金处理方法对镍铬金属烤瓷冠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溅射金介质层和金沉积对Ni-Cr合金与瓷结合强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溅射金介质层和金沉积为Ni-Cr合金与瓷的中间介质,通过剪切试验测试溅射金介质层组和金沉积组金瓷结合强度;扫描电镜观察2组试件界面结合形貌并运用能谱仪检测合金中Ni、Cr元素与瓷内Si、Al元素和Au元素,在界面扩散分布情况,运用XRD对试件表面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溅射金介质层组金瓷结合强度为(98.095±2.73)MPa,金沉积组为(94.705±2.62)MP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溅金组金瓷界面表面颗粒明显细化、分布均匀且清洁度好。结论:溅射金介质层可替代金沉积来增强金瓷结合强度,它是一种理想的改善金瓷结合的工艺。
- 刘斌颉伟博潘晓婧李继英杨生荣
- 关键词:溅射金沉积金瓷修复体
- 种植体固定的钛网复合脱钙牙基质增高牙槽嵴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种植体固定钛网同时植入脱钙牙基质(decalcified dental matrix,DDM)修复增高犬上颌牙槽嵴的可行性。方法取1~2岁龄健康雄性杂交家犬6只,体重10~20kg。拔除双侧上颌前磨牙,于2周后行改良延迟即刻种植手术。随机选取一侧为实验组,于第1、3磨牙将种植体植入固定钛网,将DDM植入钛网下;另一侧为对照组,不植入DDM。术后4、9及14周分别处死2只犬,行大体观察,摄X线片测量术后14周实际增高的牙槽嵴高度,并于各时间点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定量观察。结果术后实验犬存活良好。实验组术后4、9周X线片观察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4周钛网下和种植体周骨密度与周围无明显区别;对照组骨密度低,发生骨吸收。14周钛网升高高度,实验组为(1.93±0.24)mm,对照组为(-1.02±1.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术后4周,实验组DDM表面部分吸收,对照组种植体颈部周围有炎性纤维组织存在;9周,实验组有部分新骨形成,对照组炎性纤维组织向种植体根部及钛网下发展;14周,实验组DDM已基本吸收,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体为骨性结合,对照组无新骨形成,为纤维组织充填。定量组织学研究显示,实验组种植体在新骨段和非新骨段的骨接触率之比约为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固定的钛网复合DDM增高牙槽嵴术是治疗萎缩牙槽嵴的一种可行方法。
- 谢迎刘斌岑远坤李志革董跟喜
- 关键词:种植体脱钙牙基质牙槽嵴增高术
- 载银沸石/PMMA抗菌复合义齿基托材料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载银沸石抗菌剂对义齿基托树脂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载银沸石抗菌剂按0%(对照组)和3%(V/V)比例添加在加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中并分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基托树脂对传代培养的MC-3T3成骨细胞的细胞毒性,比较抗菌剂对基托树脂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SEM发现,培养4d后,两组样品表面细胞已附壁生长,培养8d后可观察到复合材料表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增殖曲线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增殖趋势基本一致;纯PMMA和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没有明显区别;实验组成骨细胞平均ALP活性高于对照组。结果证明纳米载银沸石抗菌剂/PMMA义齿基托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王建荣宫雪陈雪珍刘斌
- 关键词:载银沸石PMMA细胞毒性
- 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对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背景: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的作用时间和效力均强于普通只含钙磷的再矿化液,实验室及人体研究证明其能使牙釉质缺损再矿化,但研究多集中于釉质表面的微脱矿。目的:拟通过酸蚀剂处理形成不同深度的釉质表面脱矿形态,观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对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8-05/07在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完成。材料:离体牙釉质块收集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外科门诊需拔除的正畸上颌第一前磨牙20个。方法:选取需拔除的正畸上颌第一前磨牙20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分别用35%磷酸凝胶、20%磷酸凝胶对牙冠颊、腭面酸蚀处理60s,每颗牙牙冠沿近远中向纵剖,一半置于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再矿化液中矿化10d,另一半作为对照置于去离子水中。比较两种材料酸蚀及再矿化后的形态改变。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在酸蚀后和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液再矿化后的表面形态改变。结果:采用35%磷酸凝胶、20%磷酸凝胶酸蚀后形成深、浅两种不同釉质酸蚀表面结构,呈鱼鳞状,经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再矿化液处理后酸蚀釉质表面都有大量的矿化物沉积,颗粒细小,沉积不均匀,逐渐变平,两种结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实验表明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可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再矿化程度与釉质表面形态无关。
- 梅海梨陈莉娅张东张普亮刘斌赵玮祁红延
- 关键词:再矿化酸蚀
- 纳米载银凹凸棒的一种新型制备方法及其载银机理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以纯化的凹凸棒为原料,在室温下采用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载银凹凸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纳米载银凹凸棒晶体结构,发现纳米载银凹凸棒中凹凸棒晶面间距没有变化,同时有银的衍射峰出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形貌的观察表明,粒径为8~11nm纳米银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到凹凸棒表面。样品的元素分析说明纳米载银凹凸棒中银含量为9.13%。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纳米载银凹凸棒的表征结果证明纳米载银凹凸棒与纯凹凸棒光谱基本相同。研究表明在凹凸棒上成功载银,并提出了其载银机理。
- 王建荣刘斌何康
- 关键词:凹凸棒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