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303)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5H指数:7
- 相关作者:万鲁河陈晓红杨旭周嘉王继富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脆弱性视角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采用聚类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并借助碎石图的方法,并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特点,建立了包括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并对哈大齐三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较好的解决了指标在选取时的信息重叠和筛选后的指标存在片面性的问题;(2)哈大齐三个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综合脆弱性总体上随着城市的发展由重度脆弱逐渐过渡到轻度脆弱状态,且经济系统脆弱性基本好于环境系统脆弱性;(3)2007年,制约哈尔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脆弱性主要是环境治理指数,制约大庆和齐齐哈尔的主要是环境污染指数。
- 万鲁河张茜陈晓红
-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脆弱性
- 哈尔滨市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对策建议
- 2011年
- 新世纪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政府及时做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但由于农村基础弱、人口多等历史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仍十分突出。哈尔滨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很明显。本研究分析了哈尔滨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借鉴成都经验,提出适应哈尔滨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赵光影李琳娜陈艳梅
- 关键词:统筹发展城乡二元结构
-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历史轨迹被引量:2
- 2011年
- 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结果。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以渔猎采集与聚落形成、种植业发展与早期城镇形成、近代工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发展、新中国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城镇体系调整等阶段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特征。吸取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李海燕万鲁河陈晓红杨旭刘硕周嘉
- 关键词:城市化相互作用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16
- 2011年
-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与目标。在经济全球化、普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极为重要。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以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陈晓红万鲁河
-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以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充分发挥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促进作用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入手,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了100年来其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与互动性特征。
- 陈晓红满强由明远姜美芳肖海丰周嘉
- 关键词: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扎龙湿地景观模拟
- 本文主要利用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和GIS相结合来进行湿地景观的动态模拟,利用1999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的遥感分类图象来训练神经网络,分析和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湿地景观模拟和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将模型应用到扎龙湿地景观...
- 张玉红于万辉
-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扎龙湿地景观
- 基于网络的突发性灾害预警及救灾系统——以雪灾为例被引量:6
- 2009年
-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为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以ArcIMS为平台,引入模糊神经网络构建了雪灾预测模型,建立了基于网络的突发性灾害联动预警及救灾系统。系统可以自动/半自动地进行不同灾害等级的分类,发出灾害预警警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对灾害诱发条件的预报,提出预防的工程技术措施,方便具有不同用户权限的用户使用。
- 万鲁河曹姗姗赵贺
-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因素对农业径流净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研究人工湿地基质在处理农业径流中的作用,对农业径流人工处理湿地中的基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基质能够吸附水中一定的污染物质,成熟基质基质具有很强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发挥重要作用。湿地基质对实验农业径流的COD、TN、TP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41%,50%,49%和%52%。出水中CODcr、TN、TP、NH4+-N含量分别达到Ⅱ类水质的含量,Ⅴ类水质的含量,Ⅴ类水质的含量和Ⅲ类水质的含量。
- 杨旭万鲁河王继富李春艳
- 关键词:湿地基质农业径流净化作用
- 基于GeoDA的哈大齐工业走廊GDP空间关联性被引量:110
- 2011年
-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软件,分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2008年各县GDP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各县之间GDP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各县GDP水平与人口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该时期内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县GDP水平在空间关联性上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较小,GDP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性,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GDP在空间上对人口的影响也成正相关。进一步对哈大齐各县GDP与普通中学毕业人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成负相关,现有教育状况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哈大齐工业走廊显示出了"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与低知识水平劳力集聚相适宜;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高技术水平劳力密集相关"的规律。哈大齐工业走廊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较高阶段。
- 万鲁河王绍巍陈晓红
-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MORAN指数GDP
- 微污染饮用水源水潜流人工湿地预处理的效能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以济南玉清湖水库为例,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沉砂后的微污染黄河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考察了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同时,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COD、TN、TP的一级动力学模拟方程.结果表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COD、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9.89%、50.44%、53.41%和48.45%;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协同作用的过程.人工湿地沿程及不同高度污染物浓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沿人工湿地水流方向逐渐降低,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床体前部被去除,潜流人工湿地床体上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 杨旭于水利臧淑英万鲁河王继富
-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预处理运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