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71)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小川陈波梁永恒田晓平梁江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掌叶半夏
  • 2篇水稻
  • 2篇凝集素
  • 2篇活性
  • 2篇半夏
  • 1篇蛋白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原核表达
  • 1篇三叶
  • 1篇三叶半夏
  • 1篇水稻愈伤组织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活性
  • 1篇花叶
  • 1篇花叶病
  • 1篇花叶病毒

机构

  • 4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刘小川
  • 3篇陈波
  • 2篇梁永恒
  • 2篇梁江丽
  • 2篇田晓平
  • 1篇傅强
  • 1篇翁钰璟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端粒酶活性直接与细胞的分生能力、生活力、生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其活性测定有着重要意义。参照人类端粒酶体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特别的先导引物和反向引物,采用不同的退火温度将PCR循环分成两步进行,再结合DNA凝胶电泳成像定量分析系统,以模式植物水稻为研究对象,对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水稻端粒酶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反应时间13分钟,总蛋白浓度0.28μg/μl,与人端粒酶最佳反应条件有明显差异,建立了一种有效测定植物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6个水稻品种的根、幼叶及幼穗3个不同组织器官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幼穗最高,其次为幼叶,根最弱。说明植物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组织的生活力有着密切关系。
刘小川梁永恒陈波
关键词:端粒酶水稻
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凝集素原核表达及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凝集素,比较分析两种半夏凝集素的异同,并深入探讨半夏凝集素和亚基之间凝集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掌叶半夏凝集素的凝集活力为三叶半夏凝集素的4倍,凝集素第三个活性位点两个氨基酸的差异可能是引起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凝集素凝集活性不同甚至药理作用不同的主要原因。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凝集素亚基不能凝集兔血红细胞。该研究为深入探讨两种半夏凝集素的区别,及半夏凝集素和亚基之间凝集活性的差异打下了基础,也为解决半夏资源紧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法。
梁江丽陈波田晓平刘小川
关键词:三叶半夏掌叶半夏凝集素原核表达凝血活性
两种半夏蛋白及凝集素抑制褐飞虱与番茄花叶病毒初报被引量:10
2007年
从半夏与掌叶半夏块茎中用硫酸铵盐析法分离总蛋白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凝集素。所得凝集素单体分子量均为12kD,总蛋白主要含有分子量为12kD左右的成分及24kD、46kD的成分,很可能为凝集素的单体及其二聚体和四聚体。凝集素均具有凝集兔血红细胞的活性。总蛋白在1mg/ml时对褐飞虱有显著的致死效应,达80%。总蛋白在1mg/ml或凝集素在0.2mg/ml时对一定浓度的番茄花叶病毒的侵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达50%-76%。总蛋白的抑制作用应为所含的凝集素成分所致。
梁永恒刘小川傅强
关键词:半夏掌叶半夏蛋白凝集素褐飞虱番茄花叶病毒
水稻愈伤组织端粒酶催化特征检测被引量:7
2009年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富含鸟嘌呤的双链DNA结构。端粒酶以自身的一段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产生端粒重复序列以延伸端粒长度,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以水稻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分离、提取端粒酶,并以不同3’端的寡核苷酸作为前导引物对体外水稻端粒酶催化特征及不同引物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S水稻愈伤组织端粒酶提取液在延伸前导引物时,以催化合成的TAGGGTT末端百分比含量最高,表明在催化延伸寡核苷酸的过程中,倾向于优先催化合成TAGGGTT端粒重复序列。尤其在前导引物3’末端为TT碱基和GT碱基最突出,其次是TA碱基,而AG碱基和GG碱基不明显,推测水稻端粒酶模板RNA与前导引物的结合位点为一个碱基,偏好性为T>A>G。这些特征、特性对尚未克隆的水稻端粒酶RNA,以及对深入研究端粒末端结构及染色体遗传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陈波梁江丽田晓平翁钰璟刘小川
关键词:水稻端粒酶端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