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JWCXSL0901)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盛伟洪欢喜武卫东刘辉张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FeO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过程实验被引量:13
- 2009年
- 配制了性能稳定的FeO纳米流体,并利用氨水鼓泡吸收实验装置分别在氨气定流量和定入口压力条件下,对以水和FeO纳米流体为基液的溶液进行了氨水鼓泡吸收的对比实验。实验发现,纳米流体对氨水鼓泡吸收具有一定的强化效果:在氨气定流量条件下,吸收过程开始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强化吸收效果;在氨气定入口压力条件下,吸收过程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强化吸收效果。分析了上述强化吸收现象可能的原因。
- 刘辉武卫东盛伟洪欢喜
- 关键词:纳米流体氨水FEO
- 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强化实验被引量:13
- 2010年
- 结合Danckwerts的界面更新模型,初步分析了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过程的机理。改变不同的氨气流量和基液氨水浓度,进行了Al2O3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强化实验。实验表明:Al2O3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具有强化效果;在实验条件下,加纳米颗粒的吸收效果最大可以达到没有加纳米颗粒的1.22倍;在保持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氨气流量增加,溶液吸收率增加,但有效吸收率出现有增大也有减小的不规律特征,而随着基液氨水浓度的增加,有效吸收率增加比较明显。为研制小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鼓泡式吸收器提供参考。
- 盛伟武卫东张华刘辉洪欢喜
-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氨水鼓泡
- 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机理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0
- 2011年
- 基于Danckwerts的界面更新模型和Langevin方程,分析了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影响的非均相膜传递和液相内传递过程,初步解释了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机理。认为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的强化过程包括液相强化和界面强化两个同时进行的子过程,而对于界面传递,由于纳米颗粒引起的Marangoni对流,使其强化系数要高于液相传递。结合机理,对可能影响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各因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悬浮液性能的稳定性是强化吸收的关键;以质量浓度为0.1%配比制备的FeO、Al2O3纳米颗粒悬浮液,分别获得了较好的强化吸收效果;0.1%FeO+0.1%CTAB的强化吸收效果没有0.1%FeO+0.1%ACT明显;基液氨水浓度越大,有效吸收率越大;氨气流量变化,对有效吸收率影响呈现不规律特征;溶液温度较高时,纳米颗粒强化吸收效果比较明显;吸收器内起始压力或入口氨气压力不同,会对整个吸收过程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为纳米颗粒对气体在固液悬浮体系中传递影响研究以及氨水吸收式制冷机鼓泡吸收器小型化研制提供参考。
- 盛伟武卫东张华刘辉洪欢喜
- 关键词:氨水影响因素
- 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进行了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O纳米流体对氨水溶液具有强化的吸收效果。通过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可能影响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的几个关键因素(纳米流体的制备、吸收器内的压力、溶液温度和冷却...
- 盛伟武卫东张华刘辉洪欢喜
- 关键词:纳米流体FEO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进行了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O纳米流体对氨水溶液具有强化的吸收效果。通过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可能影响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的几个关键因素(纳米流体的制备、吸收器内的压力、溶液温度和冷却水流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并指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耦合关系。
- 盛伟武卫东张华刘辉洪欢喜
- 关键词:纳米流体FEO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