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83)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学民魏柳青马玉牛青云张盈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多目标追踪
  • 3篇视觉
  • 2篇心理学
  • 2篇身份
  • 2篇实验心理
  • 2篇实验心理学
  • 2篇视觉注意
  • 2篇焦虑
  • 2篇工作记忆
  • 2篇儿童
  • 1篇大学生
  • 1篇对手
  • 1篇多目标
  • 1篇眼动
  • 1篇运动信息
  • 1篇身份特征
  • 1篇手眼协调
  • 1篇索引
  • 1篇提示信息
  • 1篇头低位

机构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宁夏工商职业...
  • 1篇福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约克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16篇张学民
  • 5篇魏柳青
  • 3篇马玉
  • 2篇闫晓倩
  • 2篇牛青云
  • 2篇张盈利
  • 1篇陈善广
  • 1篇冯晴
  • 1篇白延强
  • 1篇赵霞
  • 1篇周义斌
  • 1篇李永娜
  • 1篇罗跃嘉
  • 1篇谈诚
  • 1篇陈晓萍
  • 1篇于欢
  • 1篇刘冰
  • 1篇苏晶

传媒

  • 6篇心理学报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心理科学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虑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招募在校大学生63名,完成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和贝克抑郁量表(BDI)。STAI量表的特质焦虑得分≥45分,或LSAS的社交焦虑得分≥60分者分入焦虑组(n=38);STAI量表的特质焦虑得分45分以下者,或STAI量表的特质焦虑得分≤46分且LSAS得分<45分者分入正常组(n=25)。采用2(组别:焦虑组,正常组)×2(目标位置:负性位置,中心位置)的混合设计,本研究的两个实验均采用目标探测范式,分别用情绪面孔和情绪词语作为线索刺激。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目标位置判断目标身份的按键反应的正确率、反应时、注意偏向值(中性刺激材料的反应时与负性刺激材料的反应时的差值)的标准分数的差异。结果:焦虑组在面孔材料条件下[(669.6±72.1)ms vs.(659.4±67.4)ms,P<0.01]和在词语材料条件下[(617.5±80.0)ms vs.(606.7±71.3)ms,P<0.01]的中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负性位置的反应时。结论:焦虑个体对负性面孔和词语的刺激材料均可能产生明显的注意偏向。
吕创牛青云张学民
关键词:焦虑实验心理学
多目标追踪的任务难度对不同类型非目标选择性抑制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多目标追踪(MOT)与点探测刺激觉察任务相结合的实验范式,分别通过改变运动与静止非目标数量,考察追踪难度变化对不同类型非目标选择性抑制的影响。实验一通过改变运动非目标数量为4、5、6,发现当运动非目标数量为6时,追踪难度显著增加,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量也显著增加,而运动非目标上的抑制量则不随追踪难度的变化而变化;实验二改变静止非目标数量为4、5、6,同样发现当静止非目标数量为6时,追踪难度显著增加,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量也显著增加,而运动非目标上的抑制量仍不随追踪难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当静止非目标数量为6时,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量显著大于运动非目标,出现了反转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视野范围内总的对象数量超出了视觉索引容量,被试改变了对静止与运动非目标的抑制策略。综合实验结果表明,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程度随追踪难度的提高而增加;而运动非目标上的抑制程度对追踪难度的变化不敏感,在不同难度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魏柳青刘冰张学民赵霞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
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探讨了表情因素作为身份特征对多身份追踪中分组效应的影响。采用多身份追踪范式,8个客体为表情图片(正性、负性、中性)其中4个为目标,对45名被试进行了有无眉毛线索对追踪表现影响的测查。实验条件分别为:目标表情与非目标表情完全不相同组(4水平,简称分组)、目标表情与非目标表情都由两种相同数量的表情混合组成(3水平,简称配对)与基线组(8个客体表情相同)。发现分组水平的成绩显著优于基线组,配对水平的成绩显著低于基线组,并表现出了负性表情的追踪优势;另外,有无眉毛线索对追踪表现无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说明多身份追踪中存在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负性表情的分组知觉高于正性表情。
雷寰宇魏柳青吕创张学民闫晓倩
关键词:表情
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训练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考察注意偏向训练矫正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注意偏向的作用。方法:招募在校大学生,根据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社交焦虑量表(LSAS)、贝克抑郁量表(BDI)得分和注意偏向值(BIAS)相匹配的原则,选取BIAS>10的焦虑组受试,将其分为注意偏向训练组(n=10)和无偏向重复练习组(n=10),对两组进行每天1次,连续7 d的训练。采用空间线索范式,2(组别:注意偏向训练组,无偏向重复练习组)×2(时间:前测,后测)混合设计,以面孔表情图片为材料,比较两组受试训练前后的注意偏向差异。设置迁移任务,以面孔表情图片和词语为材料,考察注意偏向训练效果的可迁移性。结果:训练后,注意偏向训练组对负性面孔的BIAS标准分数低于训练前[(-1.07±1.38)vs.(0.60±0.45),P<0.05],无偏向重复练习组对负性面孔的BIAS标准分数也低于训练前[(-0.04±0.37)vs.(0.52±0.34),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词语任务的时间主效应、分组主效应以及时间×分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意偏向训练和无偏向重复练习都能降低受试对负性表情面孔的注意偏向。一组负性表情面孔的训练效果能够迁移到另外一组面孔刺激上,但不能从图片迁移到词语上。
于欢牛青云张学民冯晴
关键词:焦虑实验心理学
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范畴的分组效应被引量:6
2014年
根据Yantis(1992)的分组假设,多目标追踪中存在基于对象空间特征的分组形成与保持。在多目标追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身份追踪任务中,基于对象身份特征的差异性也可导致分组效应。在分析多目标追踪中基于空间的分组表征与多身份追踪中基于特征的分组效应基础上,根据现实世界中客观物体的概念信息是以不同范畴的形式组织的这一现象和规律,提出了基于范畴的分组表征这一理论假设,拟考察多身份追踪中对象身份的范畴性差异所引起的分组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范畴的分组效应对追踪过程中注意资源分配机制及观察者眼动特征的影响。
魏柳青张学民
关键词:工作记忆眼动
不同目标标记方式对多目标追踪表现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有关多目标追踪的研究多采用目标闪烁数次或目标周围出现方框等视觉方式对目标进行标记。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2个实验比较了不同目标数量下视觉平行标记、视觉序列标记、听觉序列标记(视听跨通道标记)和视听双通道序列标记4种目标标记方式对多目标追踪表现的影响。实验一发现目标数量为3时,4种目标标记方式下的追踪正确率无显著差异;目标数量为4时,视觉序列标记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最高;目标数量为5时,视听双通道序列标记下的追踪正确率最高。实验二发现视觉平行标记和视觉序列标记下的追踪正确率显著高于视听跨通道序列标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线索阶段目标的视觉标记比视听跨通道标记更有效,且不受目标的序列或平行标记的影响,而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结合即目标的视听双通道标记可以促进任务难度较高时的追踪表现。
魏柳青张学民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
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表现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本研究探讨了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表现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分别考察了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下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表现的具体影响。结果均发现,身份交换对身份-位置绑定干扰程度越大,位置追踪和身份识别容量也均越低,但位置容量始终高于身份容量,并且这些特性在不同追踪负荷上相同。此外,部分报告法比全部报告法更具有容量测量优势。实验3则进一步从听觉通道上控制了语音复述对当前任务的干扰,所得结果仍支持实验1和实验2。这表明,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的干扰机制是身份-位置绑定机制受到损害,而非语音复述的作用。
胡路明吕创张学民张学民
自闭症儿童视觉动态信息的注意加工特点——来自多目标追踪任务的证据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考察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动态条件下的多目标注意加工特点,研究采用多目标追踪实验范式,具体追踪任务采用多目标随机运动和碰撞反弹算法。实验设计为两因素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中低功能自闭症和正常儿童组,组内变量为追踪目标数量(分别为1、2、3、4个目标),因变量为被试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的追踪正确率和追踪容量。结果发现:(1)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目标数量为1到目标数量为4时的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标准差变异较大,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多目标的持续追踪能力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2)当目标数量为1时,正常组儿童与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追踪容量差异不显著;目标为2、3、4时,两组追踪容量差异均显著。不同目标数量情况下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平均的注意容量为0.83~1.24个(平均容量约为1个)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0.95~3.72个(最大容量接近4个)。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多目标追踪上表现为单焦点注意加工的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注意转移缺陷。
马玉张学民张盈利魏柳青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
负性情绪刺激对大学生多目标追踪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探讨了负性情绪对大学生多目标追踪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影响机制。实验要求被试在观看国际情绪图库中的负性或中性图片后,完成多目标追踪和点探测任务,同时设置基线条件作为对照。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考察不同情绪图片条件下被试的诱发情绪状态。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观看负性情绪图片后状态焦虑程度和抑郁量表评分显著提高,观看情绪图片有效诱发了被试的负性情绪;(2)基线条件下的被试追踪正确率显著低于中性条件,基线条件和负性图片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无差异,说明训练可以提高被试的多目标追踪能力,但负性情绪抑制了被试在基线追踪任务中的训练效果;(3)负性图片条件下的点探测觉察率显著低于中性图片条件,说明负性情绪影响了被试的注意资源分配。研究结果表明:负性情绪可能干扰了被试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使得个体更易受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影响,并且在追踪过程中影响被试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移功能。
苏晶段东园张学民
关键词:大学生多目标追踪负性情绪
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对多身份追踪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以数字和字母为实验材料,考察了多身份追踪任务中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范畴性差异对目标追踪与身份识别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认知加工机制。实验1A让被试追踪5个目标,并操作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从无差异(目标与非目标为相同的数字)、范畴内差异(目标与非目标为各不相同的数字)到范畴间差异(目标为各不相同的数字,非目标为各不相同的字母)变化,发现随着目标与非目标差异水平的提高,追踪正确率也显著提高。实验1B通过变化追踪目标数量为4和5操作追踪负荷,发现中等负荷条件下(目标数量为5)实验结果与实验1A相同,即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内差异和范畴间差异均可促进追踪表现。实验2考察了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水平对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范畴间差异水平的提高,被试的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表现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身份识别表现低于追踪表现。对可能解释以上现象的工作记忆理论、分组理论以及多身份追踪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
白田吕创魏柳青周义斌张学民
关键词:工作记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