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70414164)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涛杜荣斌孔学军陈新志姜效军更多>>
-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浙江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氟化物电沉积铬中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阻氢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在硫酸铝、草酸钠、硫酸钠、氟化钠及硼酸的混合介质中,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1831)在铬电极表面的阻氢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讨论了1831用量、温度、pH和搅拌速率对析氢电位负移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183120mg/L,温度35°C,pH1.7,搅拌速率0.56mL/s。在该工艺条件下,金属铬沉积的电流效率提高了13.24%。实验证明,1831是氟化物体系中铬电沉积的有效阻氢剂。
- 杜荣斌刘涛姜效军
- 关键词:铬电沉积正交
- 柠檬酸络合法合成的尖晶石LiMn_2O_4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安全性好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而正极材料是其研究的重点。采用柠檬酸络合法成功地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并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最优合成条件及合成产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作了初步研究。在最佳条件下,即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3左右及温度为700℃,制备的正极材料L iMn2O4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即初始放电容量约为132 mAh.g-1,40次循环后能保持初始容量的90%,完全可以用于高比能长寿命的锂离子蓄电池。
- 杜荣斌刘涛孔学军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柠檬酸络合法
- 5-羟基-4-甲氧基-2-取代基苯甲醛合成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以藜芦醛为起始原料,制取2-溴-5-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Ⅰ)和5-羟基-4-甲氧基-2-硝基苯甲醛(Ⅱ)。藜芦醛经过溴化和硝化分别得到中间体2-溴-4,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4,5-二甲氧基-2-硝基苯甲醛。蛋氨酸存在下,中间体经浓硫酸水解,分别合成了Ⅰ和Ⅱ。产品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验证。产物Ⅰ和Ⅱ的收率分别为85.0%和收率为65.0%。实验结果得出藜芦醛硝化和溴化反应的定位规律,并推测水解过程中蛋氨酸分别与Ⅰ和Ⅱ形成多氢键缔合物的作用机制,并对蛋氨酸与Ⅱ的形成的多氢键缔合物分子在HF/6-31G*水平上单点能进行计算,其总能量为-1532.5hartree。
- 刘涛陈新志
- 关键词:溴代硝化蛋氨酸
- 8-氨基喹啉水杨醛Schiff碱三核锰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被引量:1
- 2008年
- 合成了8-氨基喹啉Schiff碱乙酸锰配合物,并解析了单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P2(1)/n。晶胞参数:a=8.379 7(10),b=20.941 0(3),c=11.178 1(2),β=104.286 0(10),°V=1 900.87(5)3,Z=4。
- 徐衡黄良芳郭丽敏
- 关键词:晶体结构
- Zn-Ni合金镀液中锌、镍含量的快速测定
- 2013年
- 研究了以EDTA作为显色剂,用双波长光度法测定Zn-Ni合金镀液中Zn2+与Ni2+含量的方法,分析了测量波长的选择,测量的线性范围,溶液的pH、显色剂的用量以及有机络合剂和Fe3+等干扰因素的排除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 刘涛杜荣斌孔学军
- 关键词:锌镍合金EDTA分光光度法
- 马来酸酐低聚物在丝和棉纤维上的整理工艺初探
- 2008年
- 离子基法合成的马来酸酐低聚物的多个酸酐及多个羟基的特殊结构,使其有可能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与纤维发生稳定的交联结构,且工业成本明显降低,因此,以马来酸酐低聚物作为无甲醛整理剂对丝和棉纤维上的整理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织物的增质率、折皱回复角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确立了较好的整理工艺。
- 刘涛杜荣斌孔学军
- 关键词:马来酸酐丝绸
- 锂离子二次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综述了现代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四个重点方向———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锡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钒基复合氧化物,并系统地阐述了这四种非碳负极材料的嵌脱机理、性能特点及近期的研究现状。
- 刘涛杜荣斌孔学军
- 关键词:锂离子二次电池金属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