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ZD10020)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56H指数:11
- 相关作者:洪银兴宗晓华魏守华郑江淮谭洪波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产学研协同创新
- 长期以来人们所讲的技术创新基本上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创新,因此也谈不上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而在现阶段的科技创新中,技术进步的源头转向了以科学新发现转化的新技术。这就需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
- 洪银兴
- 文献传递
- 中国汽车产业的“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新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产生逆转,现有对外依赖和被动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该产业新阶段战略发展的严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凝聚动力和造就创新竞争能力相贯通的追逐发展模式。并从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与产业系统内行业协同视角出发,建构了"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形成与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行业2001~2010年度面板数据,进行该现实假定模式形成的"二维"关联检验与模式水平估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追逐发展模式前行态势缓慢和趋弱,因素系统内在核心因素呈现普遍障碍,导致行业间存在长期矛盾与失调。故而,中国汽车产业应着力向该新模式转变,同时亟需重心培育与跨越提升。进而提出以下措施为主的政策建议:立足产业系统内行业有机协同,发挥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的主导作用,突出增强包括创新驱动能力、技术能力和产品供给自生动力与能力这些内在核心因素的根植性素质。
- 袁中许
- 关键词:汽车产业
- 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科技园:途径选择与发展策略被引量:2
- 2013年
- 创业型大学是以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型组织为载体,与政府产业界紧密合作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型大学。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创新和创业过程有效地衔接起来,是创业型大学实现技术转移、技术创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途经。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设中,创业型大学要理顺与大学科技园的关系,明确科技园的发展战略定位,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科技园提供人力支持。
- 陆珂珂彭亚辉
-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 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68
- 2011年
-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具备了逐步扬弃"后发优势"战略和实施"先发优势"战略的基本条件。在制度创新的支持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的主要武器在于加速发展创新型经济,由此才能用高经济回报化解生活水平提高后要素价格再评估的巨大压力。在创新经济中,我国发达地区在全球经济竞争舞台上的角色,会由追赶者变为赶超者,甚至变为领跑者;在功能上,则会由技术标准的遵循者变成制定者;在市场地位上,将由弱势的追随者变成市场的垄断者或寡头竞争者,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代工者变成价值链的"链主"。为此,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的转型、形成财富效应的氛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定期垄断制度、通过服务业全球化集聚高端人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创新文化等,就成为决定我国创新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关键问题。
- 刘志彪
- 关键词:创新经济先发优势后发优势
-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被引量:110
- 2012年
-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中国的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本应属于"进步部门"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整体服务业的TFP增长贡献不足所致。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TFP增长率对整个服务业TFP增长率贡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大规模实现主辅分离以及中国的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像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那样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而且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市场还受到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排斥。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 谭洪波郑江淮
- 关键词:经济增长服务业TFP增长率两部门模型
- 大学—企业技术转移的合约安排与收益分配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分析大学技术转移过程中固有的激励和风险问题及其所造成的困难,认为仅仅赋予大学科研成果明确的知识产权是不够的,成功的技术转移还要为大学和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激励,并尽可能地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最优的合约安排应将大学科研人员的收益与技术商业化收入相关联,并灵活采用阶段性支付或分成形式来分担企业在技术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的风险。为了保证大学技术转移的可持续性,在收益分配环节必须给予发明者足够的份额,从而提升大学的长期创新能力。
- 宗晓华杨瑾瑜张博
- 关键词:合约
- 可转换证券的性质及其在创业投资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4年
- 创业投资中,可转换证券的关键属性是依据不同的退出方式分配现金流:在出售的情况下不转换,VC持有优先工具,获得优先现金流,但在IPO情况下自动转换,双方都持有普通股。如果创业企业IPO,可转换优先股保持均衡的激励;如果选择出售创业企业,VC仅在此时获得优先现金流。相机控制权是重要的,它不但有助于扩大融资额,还有助于避免无效的退出。融资结构、控制权和退出选择三个问题紧密相关。
- 邢军峰范从来
- 关键词:创业投资IPO
- 商业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科技创新可直接创造新产品和财富,更引发和带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繁发生。商业模式创新对科技创新明显具有的促进作用在于可实现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调整通过增大整个"价值蛋糕的尺寸"为公司捕获价值。创新企业依据其价值主张所要实施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通过技术和资产捆绑实现创新价值;通过对整个价值链实施延长、分拆、外包、出售和整合实现创新价值;优化企业整个价值链的各种价值活动,创造新的价值活动,并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实现从科技创新中获取最大价值,是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科技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质和特殊的要求。在技术创新提升为科技创新后,技术创新阶段须延伸到科学发现孵化为新技术的阶段。对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系统思考和设计,可以全面整合创业活动,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
- 孙宁华洪银兴支纪元
-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
- 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率:基于54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经验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以全国54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分析了城市创新能力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其中,城市创新能力用科技基础设施、创新产出和科技转化3个指数来衡量,城市经济效率用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财政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四方面构成的综合指数来表示。通过对这54个城市2001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城市创新能力的3个方面都对城市的经济效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其中科技转化能力对城市经济效率的正向效果最为明显,而技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则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该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经济效率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增加科技投入,关键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 魏守华杨乐
- 关键词: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经济效率
- 后金融危机阶段人才集聚启动创新型经济的机理被引量:10
- 2012年
- 本文结合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反思贸易格局变化和金融危机冲击下比较优势战略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创新型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拥有异质性生产能力的人才;空间集聚是发挥人才优势的最佳组织形式,人才集聚基于空间临近、制度邻近、关系邻近促进了隐含知识的生产和共享,牵引需求、相关产业或企业、政府服务等不同元素进行网络化集结,进而通过强化创新激励和提高创新绩效启动区域整体创新和发展转型,因此,后金融危机阶段必须有效集聚和利用全球高级创新要素——人才,服务我国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转型升级进程,重建地区或国家的竞争优势:一是以企业或产业发展拓展人才需求空间;二是创新引才模式,利用互补性机制和探索人才"虚拟同盟体",促进人才及其知识跨越地区或国界流动与传播;三是以政策打造人才流向的区位优势;四是强化人才进一步集聚的人才开发策略。
- 季小立洪银兴
-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人才集聚创新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