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78)
- 作品数:3 被引量:78H指数:3
- 相关作者:倪四道曾祥方王伟涛李丽夏英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云南大姚、姚安两处双主震的余震区重合度研究
- 强震后短时间里能否在其破裂面内再次发生震级相近的强震?发震时刻相近、震源位置相邻并且震级大小相当的两次强震破裂区会重叠吗?Fedotov(1965)和Mogi(1969)等提出的地震空区假说认为,在板块边界或全球主要地震...
- 包丰蔡键倪四道
- 关键词:余震序列重合度
- 文献传递
-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一个有前震的破坏性地震被引量:33
- 2010年
- 2010年4月14日早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面波震级达到7.1级(Ms7.1,http://www.csndmc.ac.cn;矩震级Mw6.9,http://neic.usgs.gov).地震震中距离玉树县城30km左右,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千多人不幸罹难,一万多人受伤.地震发生后,
- 倪四道王伟涛李丽
- 关键词:玉树地震破坏性地震前震
- 汶川地震前地脉动信号的单台法研究被引量:24
- 2011年
- 汶川地震前,我国及周边地区地震台站记录的地脉动信号显著增强,对这段时期内的地脉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它们的能量主要集中在0.20Hz附近.通过单台法对该频段信号进行定向,发现多个大陆和海岛台站记录的地脉动信号来源方向均指向我国东部海域,且方向变化与同期的威马逊台风路径保持很好的一致性.结合已有的地脉动信号强度随与台风中心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研究,我们认为汶川地震前的地脉动信号增强是由台风引起,而不是汶川地震的前兆.
- 夏英杰倪四道曾祥方
- 关键词:汶川地震台风
- 时钟不准情形地震精确定位研究——以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序列为例被引量:21
- 2013年
- 通过余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可以较为准确地刻画主震破裂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了减小仪器时钟误差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流动台站的S-P到时差,通过主事件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较为准确的主震位置和余震序列时空分布,并评估了仪器时钟误差;又通过对sPL近震深度震相的分析,得到了余震序列较为可靠的深度分布.结果表明,安庆地震发生在宿松—枞阳断裂带附近,余震序列大体近水平分布在5km深度,呈长1.5km、宽1km、高0.3km的薄板状展布;从时空分布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序列似乎有往北东方向扩展的趋势.研究表明,基于S-P到时差的定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时钟不准确带来的影响,为中小地震和余震序列活动性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定位结果.
- 包丰倪四道赵建和谢军陈伟文曾祥方
-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时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