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634)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闫纪红赵德滨宋利利王刚宫运启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1篇刀具
  • 1篇刀具磨损
  • 1篇信号
  • 1篇性能评价
  • 1篇叶片
  • 1篇预诊
  • 1篇制造业
  • 1篇剩余寿命
  • 1篇剩余寿命预测
  • 1篇识别方法
  • 1篇特征识别方法
  • 1篇特征提取
  • 1篇汽轮
  • 1篇汽轮机
  • 1篇网络
  • 1篇误差反传
  • 1篇误差反传神经...
  • 1篇小波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3篇闫纪红
  • 1篇王兴
  • 1篇宋利利
  • 1篇吕民
  • 1篇李万召
  • 1篇赵德滨
  • 1篇付宜利
  • 1篇宫运启
  • 1篇王鹏翔
  • 1篇王刚

传媒

  • 3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误差反传神经网络的智能预诊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为实现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和预防,从实现智能预诊的系统功能角度出发,提出了智能预诊方法框架,建立了基于误差反传神经网络的性能衰退过程智能评估及剩余寿命动态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预测误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不完备问题,实现了模型更新与动态预测。随着采集数据的不断增多,对预测模型进行适当调整,用调整后的网络模型给出剩余寿命的动态估值。提出的智能预诊方法已应用于哈尔滨汽轮机厂叶片材料疲劳测试分析系统,对叶片材料性能的分析与剩余寿命的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闫纪红王兴王鹏翔
关键词:误差反传神经网络预诊性能评价剩余寿命预测汽轮机叶片
基于知识的产品制造过程能耗的计算与预测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估算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能耗,提出了基于知识的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应用本体技术使能消的计算和管理更清晰和明确,建立了能耗知识的语义模型并指出其语义表示方法.其次,提出了针对能耗预测特点的工艺实例检索过程及相似实例结果的重用方法.最后,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针对加工参数的能耗预测模型,并以叶片加工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从而形成了从全局视角到工艺过程再到工序的能耗预测层次框架,并对原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进行了说明.
宫运启吕民王刚付宜利
关键词:离散制造业本体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改进成组算法的特征提取方法
2009年
针对传统成组算法不能保证核元素为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成组算法,获得了最优的核元素,从而使每个分组中的元素最多,分组数达到最少。较之模糊聚类法,本算法更简单,运算速度更快,最终的分组数通过预先设定的相似度得到,更有利于处理未知信息。最后,采用刀具磨损实验中采集的振动信号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闫纪红李万召
关键词:特征提取非平稳信号刀具磨损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特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7
2009年
针对高维数据给智能学习算法带来的维数灾难,提出了一种特征提取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小波包变换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模糊传递闭包法,对信号的特征频段进行识别和分析,实现对信息的进一步压缩。针对模糊传递闭包法中关于阈值的确定问题,从样本之间的"紧致度"和"分离度"出发,建立了聚类有效性函数评价模糊聚类算法模型,并确定最优聚类。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特征识别方法在信息压缩和特征识别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赵德滨宋利利闫纪红
关键词:聚类分析传递闭包小波包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