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10038)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郝润梅柴玲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弃耕
  • 1篇耕地
  • 1篇耕地变化
  • 1篇旱地
  • 1篇干旱
  • 1篇干旱地区
  • 1篇半干旱
  • 1篇半干旱地区

机构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2篇郝润梅
  • 1篇柴玲

传媒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弃耕的思考——以和林格尔县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目的:通过对县域1996—2012年耕地减少和弃耕地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厘清农民弃耕的主要原因与利弊,为县域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农户调查实证分析和GIS空间叠加方法相结合。研究结果:1996—2012年间全县耕地呈减少趋势,且程度趋于缓和,弃耕地总面积3236.5 hm2,主要集中于1996—2009年间,占弃耕地总面积93.91%;弃耕地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山区,弃耕数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政策影响、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种地收入低、耕地自然质量较差等均成为研究区弃耕的主要原因;弃耕地对该县粮食产量没有造成明显影响。研究结论:弃耕地是当地农民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和生活环境改善的选择结果,有助于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主动休耕、调整农业结构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政策引导等是保证耕地保有量稳定的主要途径。
郝润梅马玲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半干旱地区弃耕
呼和浩特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区域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耕地作为支撑人类生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历来受到政府和百姓和学者的关注,研究如何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与耕地保护的战略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各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呼和浩特市2000-2009年耕地变化和同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熵及关联度分析,研究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的相关性及区域差异,提出区域差异性保护耕地的思路,为达到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耕地保护双赢的可持续目标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郝润梅柴玲
关键词:耕地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