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10)
- 作品数:20 被引量:86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卓胡德禹王勇薛伟施利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施肥水平对威宁芜菁甘蓝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对威宁芜菁甘蓝标准化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4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威宁芜菁甘蓝块根、茎叶产量、种子经济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尿素)和有机肥对芜菁甘蓝叶片产量影响较大,硫酸钾和过磷酸钙对芜菁甘蓝块根产量和总产量影响较大;块根最佳施肥量为:尿素749.6 kg/hm2、硫酸钾749.6 kg/hm2、过磷酸钙1 000 kg/hm2、有机肥22 489.2 kg/hm2,芜菁甘蓝的产量最高为:块根达70 536.0 kg/hm2,叶片19 009.5 kg/hm2,总产量89 545.5 kg/hm2;过磷酸钙对种子产量有极显著影响,芜菁甘蓝种子最佳施肥量为尿素749.6 kg/hm2、硫酸钾749.6 kg/hm2、过磷酸钙2 000 kg/hm2、有机肥22 489.2 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1 797.5 kg/hm2;影响种子产量的经济性状是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种子产量明显提高。
- 何静熊先勤
- 关键词:施肥水平
- 烟草HrBP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旨在进一步发掘HrBP在新农药创制和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的价值,采用BLAST和Clustal X2软件对HrBP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其序列较保守;采用PSIPRED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在线服务器进行烟草HrBP二级结构预测,采用UCL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进行HrBP跨膜结构预测,发现两种可能存在的跨膜方式;采用SWISS-MODEL、Phyre和CPH进行HrBP空间结构预测,发现以膜蛋白为模板进行模建的蛋白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建立基于Real-time PCR的HrBP mRNA定量分析方法,其相关系数为0.999 6;通过ProtScale方法分析HrBP抗原指数,并获得序列特异性较高的多肽,采用9-氟甲氧羰基固相合成法制备多肽,并由此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Indirect-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其效价和特异性,表明多克隆抗体可特异识别烟草HrBP。采用DIBA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研究多克隆抗体对常见植物的抗原识别特性,发现多克隆抗体对这些植物的HrBP均有一定识别能力。此外,采用Real-time PCR和Indirect-ELISA等方法进行烟草各组织部位HrBP的表达量的研究,发现HrBP在各组织部位存在差异表达。
- 陈卓于丹丹郭勤刘家驹王贞超李向阳毕亮胡德禹杨松宋宝安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
- 贵州不同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对黔油29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明确黔油29号在贵州不同地区的适宜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在绥阳县、桐梓县、平坝县、金沙县、黔西县、德江县进行了黔油29号不同移栽密度、不同氮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黔油29号在绥阳、桐梓县移栽密度在7000株/667m^2时较为合适;平坝县移栽密度为11000~15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金沙县的移栽密度在7000~9000株/667m^2时产量较高:黔西县移栽密度为5000~7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高产;而德江县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13000株/667m^2。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绥阳、桐梓县黔油29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kg/667m^2;黔西县在氮肥施用量为30~40kg/667m^2时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平坝、德江县需要50kg/667m^2的氮肥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 张超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 关键词: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
- 氮磷钾配施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探索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指导优质杂交油菜生产,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籽粒芥酸、硫甙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纯N 12 kg/667m2、P2O58 kg/667m2、K2O 6 kg/667m2时,黔黄油21号商品籽粒的品质最优:芥酸0.15%,硫甙21.65μmol/g,含油量44.86%,产油量96.5 kg/667m2;影响黔黄油21号产量的营养元素顺序为N>P>K,回归分析得出黔黄油21号产量达200.00 kg/667m2以上的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10.76 kg/667m2、P2O59.34 kg/667m2、K2O 7.34 kg/667m2。
- 李德文魏忠芬王军张太平
- 关键词: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氮磷钾肥
- 黔油29号育苗移栽栽培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加快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品种综合生产水平,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对高产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9号育苗移栽的栽培模式(移栽密度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施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以过磷酸钙与氯化钾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当移栽密度在9 000株/667m2,施用尿素40kg/667m2、过磷酸钙70kg/667m2、氯化钾30kg/667m2左右时,黔油29号的产量达280kg/667m2左右。
- 李大雄曾家玉罗莉斯唐容曾兵
- 关键词:移栽密度过磷酸钙氯化钾施用量
- 黔油29号机械化播种示范效果及效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大力推行油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对黔油29号杂交新品种进行了小型机械化播种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早播单产达178.5kg/667m2,稻田机播单产150kg/667m2左右,其生产效益高于传统育苗移栽和稻田免耕移栽。说明,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对全面推进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 李大雄李杰曾兵周应友刘垚刘伟罗莉斯陈德珍曾令琴
- 关键词:机械化播种
- 不同磷钾肥对黔油29号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探索不同种类磷钾肥对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指导优质杂交油菜生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种类磷、钾肥料与黔油29号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统一施用氮肥的条件下,增施磷、钾肥均可改善黔油29号植株性状、增加一次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在试验范围内,油菜产量随着施用磷钾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用不同种类磷钾肥对黔油29号的芥酸、硫苷、含油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 罗莉斯陈德珍周应友曾令琴曾兵李大雄
- 关键词:磷钾肥
- 不同生态条件下黔黄油21号的产量及品质特性被引量:8
- 2010年
- 为探索甘蓝型优质黄籽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在各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产量及主要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7个不同生态试验点不同生态因子对该品种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黔黄油2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海拔在1000 m的生态条件下黔黄油21号的产量达284.9kg/667m^2,芥酸(0.2%)及硫甙含量〔22.00μmol/(g·饼)〕低,含油率高达45.94%;黔黄油21号在所有生态点的平均产量为212.04kg/667m2,说明,该品种在贵州不同生态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适应性广。海拔高度与黔黄油21号的芥酸和硫甙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在海拔254-1000 m时硫甙呈下降趋势,当海拔在1000 m以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硫甙含量呈上升趋势。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种子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均呈无规律的变化趋势,其相关程度很低。但本试验各生态条件下其日照时数、年均温、降雨量等生态因子对黔黄油21号的芥酸、硫甙、蛋白质、含油率等主要品质性状影响不明显。
-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 关键词:生态条件黔黄油21号
- 黔黄油21号的稻田免耕绿肥套播技术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探索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综合平衡增产,对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进行了稻田免耕直播套种绿肥试验示范,总结出了油菜的稻田免耕直播套种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操作技术,针对性地分析了该模式对农业综合平衡增产增收以及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 关键词:黔黄油21号稻田免耕直播套种绿肥栽培技术
- 利用SSR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黔单16号纯度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对玉米种子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利用SSR标记技术,以玉米杂交种黔单16号及其亲本DNA为供试材料,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在杂交种黔单16号中呈现双亲带型的引物;研究表明,这3对引物均可用于玉米杂交种黔单16号种子纯度鉴定。
-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 关键词:SSR标记玉米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