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255)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钟文辉吴玲韩成申卫收孙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太湖
  • 2篇土壤
  • 2篇微生物
  • 2篇测序
  • 1篇亚硝酸盐氧化...
  • 1篇氧化菌
  • 1篇养分
  • 1篇营养化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酸性土
  • 1篇酸性土壤
  • 1篇太湖富营养化
  • 1篇天然次生林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质量
  • 1篇牛粪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利用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常州工程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化工职业...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3篇钟文辉
  • 3篇吴玲
  • 2篇韩成
  • 1篇朱梦圆
  • 1篇陈雯雯
  • 1篇孟磊
  • 1篇孙波
  • 1篇张逸飞
  • 1篇张金波
  • 1篇刘娟娟
  • 1篇申卫收
  • 1篇朱广伟
  • 1篇邓欢
  • 1篇秦红益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土中土著细菌群落对重金属Cd的响应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不同镉(Cd)浓度对水稻土中细菌群落分布的影响,设置不同Cd^(2+)浓度梯度(0、20、40、80、160 mg/kg)的盆栽水稻土,采集水稻成熟期的根际土与非根际土,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总氮(TN)、总有机碳(TOC)、铵态氮(NH_(4)^(+)-N)与硝态氮(NO_(3)^(-)-N),并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水稻土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以及细菌群落结构与Cd含量等理化因子的潜在关系。结果显示,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样品中原核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界(Bacteria),共有35个门94个纲,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bacteria)细菌在不同Cd含量的水稻土样品中均表现出优势。研究表明,水稻土中Cd和NO_(3)^(-)-N含量显著影响水稻土中纲水平细菌群落丰度。
吴玲
关键词:水稻土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施用不同配比菇渣、熟牛粪对酸性土壤质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研究施用菇渣、菇渣-熟牛粪对酸性土壤质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研发改善旱地酸性土壤质量和利于花生生长的菇渣、熟牛粪配比,设计以下盆栽和田间试验。盆栽试验选用红壤、砖红壤、赤红壤3类酸性土壤,田间试验选用红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量化肥处理(CK)、熟牛粪处理(CMC)、两种菇渣处理(SMC1、SMC2)和两种菇渣-熟牛粪配比处理(SMC+CMC1、SMC+CMC2)共计6种施肥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量化肥处理(CK)、熟牛粪处理(CMC)相比,施用菇渣处理(SMC1、SMC2)、菇渣-熟牛粪处理(SMC+CMC1、SMC+CMC2)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花生产量;相对于少施菇渣处理(SMC2、SMC+CMC2),多施菇渣处理(SMC1、SMC+CMC1)提升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花生产量的效果更好,且配比为菇渣N 40%∶熟牛粪N 20%∶尿素N 40%的处理(SMC+CMC1)效果最佳。
陈雯雯申卫收韩成孙波钟文辉
关键词:菇渣复合肥酸性土壤土壤质量花生
太湖富营养化湖区秋季水体和沉积物中硝化微生物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5
2017年
微生物参与下的氮循环是富营养化湖泊十分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采用基于amoA功能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荧光定量PCR、PCR-DGGE与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查秋季太湖不同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群落丰度和组成,探讨影响硝化微生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中度富营养化的梅梁湾湖区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水样和表层底泥中AOA amoA基因的丰度分别低于轻度富营养化的湖心区,而不同层水样中AOB amoA基因的丰度分别高于湖心区.梅梁湾湖区和湖心区水样中AOA群落组成基本相似,2个湖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AOA群落组成亦基本相似,水体中AOA群落组成与表层沉积物中AOA群落组成有差异,AOA群落丰度显著受硝态氮、pH和DO影响;表层沉积物中AOB群落丰度有明显差异且显著受总氮含量影响,表层沉积物中NOB群落丰度也有明显差异且显著受亚硝态氮含量影响.太湖梅梁湾湖区和湖心区水体与表层沉积物AOA群落包括Nitrosopumilium和Nitrosotalea两大属;表层沉积物AOB群落主要包括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两大属,NOB群落主要包括硝化刺菌(Nitrospina)和硝化螺菌(Nitrospira)两大属,其中硝化螺菌属是淡水湖泊中比较少见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影响太湖水体和沉积物中AOA和AOB丰度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总磷与铵态氮.研究表明典型富营养指标(总氮、总磷、铵态氮、硝态氮和硝态氮等)是影响太湖梅梁湾和湖心区水体和沉积物中AOA或AOB丰度以及硝化微生物群落丰度的重要因素.
吴玲吴玲秦红益韩成朱梦圆韩成
关键词: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富营养化太湖
富营养化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5
2019年
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助于从侧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采集太湖中具有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梅梁湾(ML)与湖心区(HX)表层沉积物(0^--2 cm),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无机氮(NH4^+-N与NO3^--N)、pH、氧化还原电位(Eh)与溶解氧(DO),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潜在关系.从太湖两处采样点6个沉积物样品中共获得234408条有效序列,Sobs指数在1811-2442之间,Shannon指数在6.16-6.49之间,Coverage值在96.2%-97.7%之间,说明序列信息量足够大且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沉积物中细菌相对丰度为99%以上,共检测到48个门118个纲.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ML和HX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0.5%和35.4%,主要包括δ-proteobacteria和β-proteobacteria纲.其他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将沉积物中纲水平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理化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Eh、DO、pH、NH4+-N和TOC含量能显著影响纲水平优势微生物类群(OTU>1%),且以Eh影响的微生物类群种类最多.上述研究表明,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资源丰富,不同富营养湖区理化因子是影响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图4表3参42)
吴玲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沉积物环境因子
农业利用对海南省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揭示天然次生林经过长期农业利用后土壤微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异,采集了海南省天然次生林土壤以及由天然次生林经农业开垦转变而成的香蕉、桉树和橡胶林区表层土壤样品,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群落水平生理特征(CLPP)分析等方法探究天然次生林经农业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次生林土壤总磷脂脂肪酸显著高于经农业利用的土壤,分别是香蕉和橡胶林土壤的3倍和2倍。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及由PLFA、DGGE和CLPP分析获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显示出天然次生林高于农业利用的土壤。天然次生林土壤与农业利用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分异。另外,天然次生林土壤p H值、有机碳、总氮、总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高于经农业利用的土壤。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 H值、有机碳和速效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经农业利用后,由于种植单一树种和农业管理措施可能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下降,导致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负面影响。
张逸飞刘娟娟孟磊邓欢姜允斌张金波钟文辉
关键词:香蕉桉树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