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179)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姜晓丹余佳彬张润孙海涛彭玲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血性
  • 3篇源性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细胞移植
  • 3篇颅脑
  • 3篇脑损伤
  • 2篇蛋白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卒中后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后
  • 2篇脑卒中后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墨尔...

作者

  • 8篇姜晓丹
  • 3篇张润
  • 3篇孙海涛
  • 3篇余佳彬
  • 2篇彭玲梅
  • 2篇蔡颖谦
  • 2篇隋立森
  • 2篇秦琨
  • 2篇陈宇新
  • 2篇刘翼
  • 2篇郭圣文
  • 2篇杨璐军
  • 2篇李鹏
  • 1篇陈凡帆
  • 1篇伍犹梁
  • 1篇邹雨汐
  • 1篇田歌
  • 1篇法志强
  • 1篇谢学敏
  • 1篇谭盛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以脑梗塞为代表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存活者会遗留运动、感觉、认知等功能障碍。早期溶栓公认有效,但由于限于严格的时间窗及出血等风险,使之应用受...
方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评估
文献传递
MR影像体素形态学的阿尔茨海默病自动分类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确定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发生萎缩的重要脑区,实现正常老年人(NC)对照组、MCI与AD三组人群的分类,选择了178名被试的脑部MR影像,利用体素形态学与方差分析方法,考察NC,MCI与AD三组人群的MR影像中灰质体积差异;然后,采用递归特征消去法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利用线性支持向量机对这3种人群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MCI组与NC组、MCI组与AD组、AD组与NC组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0.2±1.3)%,(74.7±0.9)%,100%.对分类产生重要影响的脑区包括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梭状回和嗅皮层等.所提方法不仅能有效揭示NC,MCI,AD三组人群的脑灰质差异,阐明MCI患者与AD患者脑区发生萎缩的过程与特性,而且能准确区分这3组人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圣文池敏越岑桂英匡翠立牛传筱赖春任吴效明The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支持向量机
人Tau基因多表位肽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含人Tau多表位肽段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检测Tau多表位DNA疫苗免疫小鼠后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方法以质粒pVAX1-Tau为模板,用PCR扩增人Tau多表位肽段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TauP1/P2。将鉴定后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采用GST法纯化、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以TauP1/P2 DNA疫苗免疫小鼠获取血清,Dot-blot检测TauP1/P2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结果 PCR扩增出约300 bp的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后,经酶切和测序验证正确;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并证实了GST-TauP1/P2融合蛋白的表达。Dot-blot检测到特异性TauP1/P2抗体的产生。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人Tau多表位肽段基因的目的蛋白GST-TauP1/P2,能够识别Tau多表位DNA疫苗免疫后小鼠产生的特异性TauP1/P2抗体。
孙海涛杨化强杨璐军李正阳杜谋选陈宇新姜晓丹
关键词:TAU质粒原核表达融合蛋白
Catwalk系统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重物坠落模型制作脑损伤模型。成年Wistar大鼠分成3组:移植治疗组,脑损伤后第7天移植DiO标记的UC-MSCs;损伤对照组,损伤后第7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接收任何手术和治疗。按照分组,分别在大鼠损伤前、损伤后3 d以及UC-MSCs移植治疗后7 d,以改良神经损伤程度评分(mNSS)为经典评估参照指标,同步对实验鼠进行Catwalk步态分析检测,并于移植后14 d进行脑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评价以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检测UC-MSCs治疗脑损伤后功能恢复情况的灵敏度。结果细胞移植后7 d,损伤组和移植组的mN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atwalk则从大鼠每一只爪子的压力、长度、宽度、面积、步幅等不同量化的角度,呈示了损伤组各参数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P<0.05),以及移植组和损伤组之间的部分差异;移植治疗组的损伤灶区显示,DiO标记的UC-MSCs呈GFAP和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结论以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损伤大鼠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更为敏感客观,可准确评价UC-MSCs移植治疗TBI并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情况。
张润秦琨秦琨刘翼法志强蔡颖谦刘翼
关键词:脑损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模式分类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早期诊断、转化预测对早期干预、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模式分类方法之原理和流程,以及该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其中,生物学标记、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测验为其重要特征,通过各种分类计算方法可以区分正常老龄化、轻度认知损害和阿尔茨海默病,并对轻度认知损害的动态追踪分析具有较好作用。
池敏越郭圣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标记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是全世界死亡和高致残性疾病之一。每年的死亡率近10%,多数患者甚至出现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有效治疗脑卒中,一直是医学界高度关注的课题,现有的常规疗法如药物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
欧阳倩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干细胞移植神经功能
多技术融合指导手术切除颅脑功能区肿瘤26例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技术融合运用在颅脑功能区肿瘤的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科完成的26例功能区肿瘤切除病例,术中采用神经导航定位病灶、皮层脑电测定异常放电区域、中央沟定位明确中央前后回、皮层电刺激明确功能区、唤醒麻醉保护神经功能等方法,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唤醒效果基本满意,肿瘤全切19例(73.08%),次全切4例(15.38%),部分全切3例(11.54%),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22例(84.62%),短暂功能障碍3例(11.54%),永久性偏瘫1例(3.85%),癫痫控制Engel分级Ⅰ级15例(78.95%),Ⅱ级3例(15.79%),Ⅲ级1例(5.26%)。结论 :多技术融合既保证了病灶的精确定位,尽可能全切病灶提高疗效,同时保护重要神经功能,保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隋立森余佳彬谢学敏谢海涛钟锦威
关键词:多技术融合手术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增殖、吞噬及炎性因子的分泌
2014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脂多糖刺激后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刺激组、条件培养基组、脂多糖+条件培养基组,用脂多糖作为炎症刺激因素,诱导SD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达到活化状态,然后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孵育这些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用CCK.8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吞噬荧光乳胶微球实验检测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用Bio-PlexProAssays和格里斯试剂检测小胶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条件培养基组和对照组相比,小胶质细胞增殖能力和吞噬能力被显著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3L(P=0.000,P=-0.033);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培养基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能力,可据此作为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有效工具。
闫可张润陈垒刘翼陈凡帆黄维一孙承媚吕炳科邹雨汐姜晓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免疫调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脑卒中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死亡病因及成年人首位致残原因[1].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糖尿病患病率目前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尤其大、中血管并发症,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缩短患者寿命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高血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高于血糖正常者2倍以上,且该类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后的临床表现、脑梗死体积、病死率、致残率及脑卒中复发率等方面也均更为显著[2-3];另一方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脑卒中本身所导致的应激反应可同时干扰糖代谢、诱导血糖升高.
彭玲梅姜晓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高血糖糖尿病
中央区癫的外科治疗策略
2017年
目的探讨累及中央区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中央区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常规评估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分。根据情况分别采用立体脑电描记(SEEG)、唤醒麻醉、神经导航、术中电生理监测、皮质直接电刺激等技术定位致灶及功能区,然后完成致灶切除。结果肿瘤继发癫18例:肿瘤+致灶全切12例,肿瘤全切+致灶热灼3例,仅切除肿瘤1例,肿瘤不完全切除+致灶热灼2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病例3例,SEEG定位后手术切除致灶。术后3个月,6例出现短暂神经功能障碍,2例永久性障碍。术后随访6~44个月,Engel分级:Ⅰ级15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多技术联合运用于中央区癫手术,可提高致灶切除率和降低病残率,癫控制效果良好。
余佳彬谢海涛谢学敏伍犹梁韩富隋立森
关键词:功能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