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A71640)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思凝郭迅金波孟庆利王自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震破坏
  • 1篇整体性
  • 1篇汶川地震
  • 1篇结构抗震
  • 1篇抗震
  • 1篇抗震建筑
  • 1篇工程研究
  • 1篇大平台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篇孟庆利
  • 1篇金波
  • 1篇王自法
  • 1篇郭迅
  • 1篇黄思凝

传媒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震工程研究的科学大平台被引量:5
2007年
始于十九世纪末的地震工程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随之而建设起来的各类地震工程实验设施分布于世界各地。近20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实验设施通过网络实现协同实验和资源共享。基于以上的信息,为了更好更快地和国际接轨,本文提出了建设一个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科学大平台设想。这个大平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值模拟,网络协同实验系统和基础信息系统,将形成本领域开放性的综合科学平台。在数值模拟方面,这个科学平台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将本领域的科学研究结果和方法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模块式的科学研究平台系统。在网络协同实验方面,将采纳美国NEES的思路,并对其改进和提高之后应用于中国。在基础数据方面,将利用最为先进的数据仓储技术,建设一个可以服务于地震工程科学研究的数据平台。最后,文章给出了建设这个科学平台的规划,以及目前的进展和资金支持等情况。
王自法
关键词:地震破坏
抗震建筑的结构整体性分析和构造措施被引量:12
2009年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建筑整体性倒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现场实际震害调查,总结和反思了若干经验教训,其中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抗震和构造进行了分析,包括设防水准、概念设计、选型布局、结构整体性、结构刚度、强柱弱梁、构造措施、非结构部件、抗震缺陷、病态抗震结构等等。汶川地震震害也证明了建筑结构整体性抗震和构造的重要性。
金波张敏政郭迅孟庆利黄思凝
关键词:汶川地震结构抗震整体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