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51840)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林山汪礼敏梁雪冰李改王磊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恒源天桥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烧结气氛与温度对AlCuMgSi合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Al-3.8Cu-1.0Mg-0.75Si铝合金粉末,分别在高纯氮气、高纯氩气、高纯氢气和分解氨等4种气氛下烧结,对比研究不同烧结气氛下制备的合金致密度、力学性能、尺寸变化和显微组织等性能。同时研究高纯氮气气氛下烧结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90℃烧结温度条件下,高纯氮气气氛中烧结的合金性能最佳,密度达2.66 g/cm3、致密度为97.1%,硬度为23 HRB,抗拉强度为205 MPa,尺寸收缩率为1.65%;高纯氢气中烧结的合金密度、硬度及强度都最低,抗拉强度为96 MPa,屈服强度只有74 MPa,合金组织中存在大量孔隙。随烧结温度升高,烧结坯中的液相逐渐增多,使合金烧结密度增大,强度提高,在590℃烧结的合金抗拉强度最高,为205 MPa;610℃烧结时产生过烧现象,元素偏析严重,合金性能下降。
- 党文龙汪礼敏杨振亮王林山王立根梁雪冰
- 关键词:粉末冶金铝合金温度力学性能
- 中空凸轮轴制备工艺发展现状被引量:4
- 2015年
- 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五大关键零部件之一。中空凸轮轴因其质量轻,能耗低,中空结构可做润滑油路,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实心凸轮轴,成为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叙述了中空凸轮轴制备工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组合式中空凸轮轴常用连接方式的原理和特点,并对粉末冶金中空凸轮轴和滚花装配式中空凸轮轴进行了详细介绍。
- 王林山梁雪冰
- 关键词:凸轮
- 粉末冶金烧结硬化凸轮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本研究将铁基Fe-Cr-Mo-Cu-Si-P-C粉末冶金材料用于组合烧结式粉末冶金中空凸轮轴的凸轮制备,使用MR-H5型高速环块磨损实验机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并通过白光干涉形貌法对该凸轮材料在不同转速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凸轮材料烧结后密度可达7.5 g/cm3以上,硬度HRC达到53.7;材料的磨损状况与转速密切相关,在1 000--2 000 r/min转速范围内,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随着转速提高,微凸体啮合程度不断降低,摩擦因数降低。磨损量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转速达到3 000r/min时,以粘着磨损为主,材料磨损严重。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该粉末冶金凸轮材料的磨损量仅为传统球墨铸铁凸轮材料的1/3,显示了优异的耐磨性。
- 梁雪冰李改王林山齐红敏汪礼敏王磊Zak.Fang
- 关键词:摩擦磨损性能转速磨粒磨损
- 粉末冶金组合烧结中空凸轮轴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粉末冶金组合烧结技术制备由Fe-Cr-Mo-P-Si-Cu-C凸轮和16Mn钢管为芯轴组成的中空凸轮轴,对凸轮的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烧结致密化机理,并与传统凸轮材料球墨铸铁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e-Cr-Mo-P-Si-Cu-C凸轮材料在烧结过程中产生Fe-C-P三元液相,Cr、Mo元素溶解于液相中使得液相量显著增加,促进液相烧结,体积收缩率高达19.1%。凸轮材料的平均密度为7.51 g/cm3,平均硬度(HRC)53.7,与钢制芯轴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扭矩高达1 150 N·m,连接可靠性较好;该凸轮材料的硬度与传统球墨铸铁凸轮材料相近,耐磨性是球墨铸铁的3倍,质量减轻35%,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 王林山梁雪冰李改陈鹏汪礼敏王磊Zak.Fang
- 关键词:粉末冶金
- 石墨含量对粉末冶金凸轮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铁基粉末冶金材料Fe-5Cr-2Cu-1Si-1Mo-0.5P—XC作为凸轮材料,采用烧结焊技术实现粉末冶金凸轮与16Mn钢管的连接。研究石墨添加量(质量分数1.5%-2.5%)对粉末冶金凸轮材料烧结致密化、硬度及凸轮与钢管之间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石墨含量的增加,烧结坯尺寸收缩率、密度、硬度急剧增加,石墨含量大于1.9%后各性能参数值增加趋势减缓,最大值分别为5%、7.496g/cm^3和53.77HRC;随石墨含量的增加,扭矩先急剧增大后略有下降,石墨含量为1.9%时扭矩达到最大值980N·m.
- 陈鹏杨中元汪礼敏王林山董小江张景怀
- 关键词:粉末冶金凸轮扭矩
- Fe、Zn含量对渗铜剂性能的影响
- 2012年
- 采用扩散部分预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不同成分的渗铜剂,以Fe-2Cu-0.8C烧结钢为基体,在1 120℃下保温30 min进行渗铜,研究Fe、Zn含量对渗铜剂熔渗表面性能和熔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含量是影响熔渗表面性能的重要因素,当其低于1.6%时,表面出现腐蚀但无残留;当其高于2.2%时,表面无腐蚀但出现残留;Fe含量为1.9%时,表面无腐蚀和残留。Zn含量对熔渗表面性能影响小,锌会在熔渗过程中挥发而导致熔渗效率降低。经综合比较,Cu-1.9Fe-2.0Zn渗铜剂熔渗表面性能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好。
- 刘一浪汪礼敏王林山徐景杰张景怀
- 关键词:烧结钢熔渗表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