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10)
-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4
- 相关作者:徐光华郭晓红王宇松游小华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湘潭大学怀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从现实的社会文化看亲亲相隐原则回归的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发生的激进的反传统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摧毁儒家倡导的亲情伦理,以效忠国家来取代伦理亲情,忽视个体利益和个体需求(包括亲属间对亲情的渴求),过分宣扬"大义灭亲"。不可否认,过多地在立法与司法中考虑亲情的因素,会导致执法不公,最终也会偏离法治的轨道。法律,包括刑法在内,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而社会亲情关系的状况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现行立法、司法不能对这一状况视而不见。亲亲相隐在现今社会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亲情因素应在刑法中有合理的定位。从期待可能性的角度看,不确立亲亲相隐的原则,有违人的基本感情。如果对于亲属之间的容隐行为也作为犯罪处理,容易引发社会信用危机。从现实性的角度看,亲属之间的相互容隐作为人的本能,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的普遍现象。如果否认亲属之间的容隐,不利于罪犯的改造效果。
- 徐光华
- 关键词:亲亲相隐刑法文化社会文化
- 从典型案件的“同案异判”看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被引量:27
- 2013年
- 过度维权行为在我国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审判实践中对此问题做法不一,"同案异判"影响了刑法的公正性。域外审判实践对于过度维权行为的处理,与其特定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但总体趋势是,基于对财产秩序的构建,过度维权行为入罪有扩大化的趋势。基于我国民众的维权渠道不畅通、法律意识淡漠、民众对弱势群体维权原因的过度同情,我国审判实践对于部分明显应入罪的过度维权行为作了无罪处理,这种做法有其现实必然性,但考虑到法制社会、财产秩序的良性构建,违反刑法规定的过度维权行为应逐步入罪。
- 徐光华
- 关键词:过度维权行使权利敲诈勒索罪
- 权谋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法治
- 2012年
- 产生于人治环境下的权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和公正、平等精神相背离的;它是一种追逐私利的文化,是一种反规则、反诚信的文化。权谋文化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如分化了立法权、腐化了行政权、弱化了司法权、淡化了社会的规则意识。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优化中国本土的人文精神资源,培育公众对法律的信赖感,构建中国的社会自治网络,为法治建设铺垫文化底盘,消除权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各种负面影响,早日实现我国的法治之路。
- 王宇松徐光华
- 关键词:权谋文化法治法律信仰
- 民意和媒体对刑事司法影响的考察——以两起“捡”球案同案异判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民意和媒体对刑事司法的影响不容忽视。贵州省、北京市两地发生的两起未经许可进入高尔夫球场"捡"球案同案异判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当下我国民众的认识水平不高,转型时期社会矛盾较为尖锐,由此决定民意的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失准。媒体是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基于多种原因不太客观,极易误导民意。刑事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尚未完全树立,刑事司法并未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且极易受民意和媒体的消极影响。目前民意和媒体与刑事司法机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未真正建立,而这与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我国的刑事司法应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回应民意和媒体,以实现刑事司法机关追求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的目标。
- 徐光华郭晓红
- 关键词:民意媒体刑事司法
- 公众舆论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扩张适用被引量:34
- 2014年
- 近年来,在公众高度关注的领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过度扩张适用,如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与药品安全、社会治安与社会秩序领域等。扩张适用该罪是顺应公众舆论的重刑主义、重罪主义诉求,呈现出混乱性。审判实践中该罪与其他罪之间的界限仍然模糊,同案异判现象较为突出。公众舆论推进了该罪的过度扩张适用,将社会问题司法化,忽略了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意见表达也不是建立在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的基础之上。审判实践中通过"以刑制罪"来实现公众舆论要求严惩犯罪的诉求,是功利主义的裁判观,背离了罪刑法定原则。防范该罪的过度扩张适用,应进一步明确弹性条款的解释原则,优化刑事立法,注重对公众舆论的引导,着手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 徐光华
- 关键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公众舆论
- 开放型经济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双重价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文简称“消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之外,还有另一重要价值经常被忽视:它通过对消费者的强制性保护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可以促进一国增量财产权的稳健有效运行,提升一国企业的竞争力。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消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越全面,该国的增量财产权就越能稳健运行。在开放型经济下,消法在促进增量财产权稳健有序运行方面,就主要表现在不断提升该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上。我国正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并已初步建立起了开放型经济体制。
- 徐光华王宇松
-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放型经济国际贸易保护消费者权益粗放型经济财产权
- 我国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应坚持所有权说——以非法取回自己所有而为他人占有的财产类案例的“同案异判”为例被引量:7
- 2013年
- 按不同的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观点处理相类似的案件会得出不同结论,尤其是对所有权人通过非法方式取回自己所有而为他人占有的财产案件的处理。域外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的历史及现状表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与本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所有权说在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对我国财产犯罪的法定刑偏重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符合国民的观念。我国的刑事立法及相关的立法、司法解释,对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也是坚持了所有权说。所有权说会随着民众对占有秩序的逐步重视、法制观念的增强而被适度修正,审判实践会适度扩张财产犯罪的成立范围。
- 徐光华郭晓红
- 关键词:财产犯罪
- 自媒体时代的刑事司法与民意被引量:3
- 2014年
- 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自媒体”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传播的对等性,更加注重网民的自主性,表现出个性化、互动性的特征,更易引发刑事司法与民意之间的紧张关系。涉弱势群体的刑事个案更易引发民众的关注、民意的表达更为通畅与开放、民意的表达忽略了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本身、民意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民意的主要特征。在自媒体环境下,民意推动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开、公正进行,有助于刑事司法判决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理性的民意对部分刑事案件的错判、误判的影响仍然不能忽视,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呈现出无序性。营造刑事司法与民意互动的良性循环需要注意:建立及时的信息发布、沟通机制,对自媒体进行必要的约束,发挥自媒体对民意的引导、培育功能。构建公平有序的社会制度。
- 徐光华
- 关键词:自媒体刑事司法民意
- 刑法文化解释视阈下的婚内强奸
- 2012年
- 我国立法对婚内强奸问题并无专门规定,婚内强奸问题更是一个刑法解释问题,在刑法解释领域如何处理婚内强奸问题,应结合我国的本土文化进行。在女权主义高涨的背景下,对婚内强奸作出有罪判决的案件越来越多,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扩大化。婚内强奸无罪化显然是不适宜的。从婚内强奸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婚内强奸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刑法规定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刑法解释问题。这一问题清晰地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刑法文化的变迁,女性权利意识的变迁。对于婚内强奸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解释。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于婚内强奸问题应该采取一个较为缓和的态度。
- 徐光华
- 关键词:刑法解释刑法文化婚内强奸
- 社会转型期的法律信仰形成之影响因素评析
- 2013年
- 社会转型下,社会结构和经济秩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社会公众被推入"陌生人社会",利益矛盾频发,社会冲突由远至近。法律信仰作为法律文化价值观念或法律精神的集合,不仅体现着全民社会对公平、正义、理性和秩序的向往和需求,还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利于法治国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使法律信仰更好地规制社会冲突,对法律信仰形成之影响因素进行评析就较具社会价值和理论意义。
- 游小华
- 关键词:社会冲突法律信仰法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