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06J13-023)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晓李俊岑丁培培杨拯李瑞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酸性蛋白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TE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TES组(B组)和模型组(C组)。A组8只,B、C组各32只。用Allen法,复制T9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B组损伤后给予损伤部位上2cm位置的皮肤及右下肢小腿位置的皮肤TES治疗7d。BBB评分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来检测GFAP、NGF的表达变化。结果:BBB评分显示,B组与C组相比,评分增加幅度大(P<0.05),SCI各组BBB评分均明显小于A组(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实验观察的7d中,B组与C组相比,GFAP的表达减少,在第5天达到最低值(P<0.05);NGF的表达一直在增加(P<0.05)。结论:在SCI后1—7d内,TES能抑制GFAP的表达,促进内源性NGF的合成,可能创造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
- 胡成功李俊岑党彦丽曾茜刘超张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经皮电刺激神经胶质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
- 神经营养因子在早期人胚神经管发育中的定位表达
- 2010年
- 目的尽管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已经证实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F)等因子具有神经营养作用,但是它们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定位表达和变化规律仍然还不清楚,因此本实验将探索神经营养因子在人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23 d、45 d和56 d的人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分析FGF、IGF、EGF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在早期人胚神经管发育中,室管膜层、中间层、边缘层均可见IGF、FGF、EGF表达,各层细胞胞质及细胞之间可见棕黄色免疫反应阳性物。结论在人胚早期发育的过程中,IGF起主导作用,EGF和FGF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神经管的分化发育。
- 郭芃利李孜垚何彦芳张晓
-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
- 经皮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究经皮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采用改良Allen脊髓损伤打击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BBB评分进行行为功能评估,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定性的检测对照组、电刺激组的损伤段脊髓组织中IL-1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BBB评分显示,术后第1—3天,对照组及电刺激组BBB评分值均为0—1分,电刺激组在损伤后第5天及第7天时BBB评分值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损伤后第1—7天,两组IL-1α、TNF-α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强度呈递增趋势,且于第7天时达峰值,进一步分析得出,电刺激组IL-1α、TNF-α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可抑制脊髓损伤后IL-1α、TNF-α表达,减轻脊髓继发性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 杨彪李红军李俊岑刘曾平刘川宁杨拯张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经皮电刺激白细胞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Α
- 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巢蛋白与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及二者关系与非电刺激组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应用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电刺激组于术后24h开始给予夹脊穴和足三里穴电刺激,频率10Hz,电压2.5V,每天1次,每次30min,空白组和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7、14d)脊髓T9巢蛋白和GFAP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电刺激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空白组(P〈0.05)。电刺激组1~7d巢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达到峰值并且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4d巢蛋白表达降低,但同比高于对照组。电刺激组1~5dGFAP表达升高,第5天达到峰值,7~14dGFAP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刺激干预下,脊髓组织局部巢蛋白表达增强,GFAP持续表达被抑制,电刺激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再生修复和功能恢复,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持续反应性增生,减少胶质瘢痕形成。
- 卢帆李典杨拯张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刺激巢蛋白GFAP
-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段的表达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段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改变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法和数字化脊髓损伤模型制备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在损伤后不同时段GAP-43的表达,分析免疫阳性细胞数和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值,资料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AP-43表达于脊髓神经元胞浆及突起中,在前角运动神经元中更为明显,损伤后一周内免疫反应逐渐增强,损伤后第5天积分光密度值(IOD)达到高峰(P<0.01),2周后明显下调(P<0.05)。结论脊髓损伤可能诱导损伤区GAP-43表达,在损伤后7d左右表达高峰期出现,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神经的生长修复过程。
- 张奇兰李俊岑丁培培张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
- 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前角神经营养因子-3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灰质前角及损伤区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经皮电刺激在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重建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共选取Wistar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及电刺激组。采用Allen’s法将2组大鼠制成T节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模型,电刺激组于术后给予经皮电刺激治疗。术后每天采用BBB评分对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定;2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d、3d、5d及7d时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脊髓中NT-3及TNF-α变化情况。结果2组大鼠术后BBB评分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以电刺激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该组大鼠BBB评分在术后5d及7d时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术后2组大鼠NT-3免疫阳性表达均持续增加,于术后5d时达到峰值,于术后7d时开始下降,并且电刺激组NT-3阳性表达量在术后5d及7d时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2组大鼠TNF-α免疫阳性表达均随时间进展而逐渐增多,但以电刺激组的增加幅度相对较缓,该组TNF-α免疫阳性表达在术后5d及7d时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NT-3表达,抑制TNF-α表达增加,有助于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修复、重建及相关功能恢复。
- 李瑞兰小娇饶莹张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经皮电刺激神经营养因子-3肿瘤坏死因子-Α
- 神经前体细胞巢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SCI)区局部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Allen法建立大鼠SCI模型,行为学评分采用BBB评分,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在不同时段的病理改变和nes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伤后第1天,脊髓实质灶状出血,小血管栓塞,部分神经细胞细胞核碎裂,见损伤区附近、软脊髓膜下的白质和脊髓中央管区有nestin表达,BBB评分低,随后增加,1—2周恢复幅度加大。第3天后损伤灶出现大量胶质细胞,损伤组织液化。第5天后液化灶逐渐扩大,出血减少,阳性神经元和阳性反应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P<0.05)。第7天后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更为严重,部分神经细胞崩解仅留其轮廓,胶质细胞增生明显。2周后出血已基本吸收,以损伤处为中心,囊腔开始形成,nestin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脊髓损伤可诱导损伤区周围短暂的nestin阳性表达,nestin可能在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 李俊岑丁培培刘姿辰张剑梁楠张晓
- 关键词:脊髓损伤巢蛋白
- 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GFAP和NT-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探讨经皮电刺激对治疗脊髓损伤的意义。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电刺激组、损伤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电刺激组及损伤对照组采用Allen's打击致伤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模后损伤对照组只予常规护理,电刺激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取夹脊穴和足三里穴进行经皮电刺激,每次30min,每天1次。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电刺激组及损伤对照组按时间段(第1、3、5、7天)进行灌注取材。标本脱水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然后采用Olympus数码照像机采集图像进行图像分析,观察与分析GFAP与NT-3的表达。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BB评分法。结果从脊髓损伤后3d开始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电刺激组明显优于损伤对照组(P<0.05)。电刺激组与损伤对照组脊髓组织内GFAP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前3d无明显变化(P>0.05),此后逐渐增加,脊髓损伤后5d达到高峰,7d已低于5d(P<0.05)。5d和7dGFAP的表达电刺激组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P均<0.05)。大鼠NT-3免疫阳性细胞数在电刺激组和损伤对照组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分别于7d和5d时达到峰值,但电刺激组大鼠NT-3阳性细胞数在5d和7d均比损伤对照组增加显著(P均<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大鼠GFAP的表达,促进NT-3的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可能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重建及相关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张卉田芸饶莹李瑞
-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营养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