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0400)
-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5
- 相关作者:江德昕王永栋董凯林何卓生田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新疆乌恰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基于对新疆乌恰地区中侏罗统塔尔尕组33属48种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建立了该区中侏罗世晚期孢粉植物群。塔尔尕组孢粉植物群以包括掌鳞杉科、松科、罗汉松科、南美杉科和杉科的松杉目的优势和包括桫椤科、蚌壳蕨科、紫萁科、海金砂科和双扇蕨科的真蕨目的次优势为特征。根据孢粉植物群的特征,探讨了该区中侏罗世晚期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特征以及古环境与油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乌恰地区中侏罗世晚期气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半干旱型,巴通期气候相对湿润,卡洛夫期气候变干,开始趋于干旱。孢粉植物群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地理分布的分带性反映,该区中侏罗世晚期具有山峦、河流、湖泊、沼泽、三角洲等多样古地理景观。孢粉学资料显示,乌恰地区在巴通期暖热和相对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湖泊和沼泽沉积有利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 江德昕王永栋魏江
- 关键词: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古气候古地理油源
- 新疆乌恰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4
- 2007年
- 基于新疆乌恰地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51属77种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和晚期两个孢粉植物群。早期孢粉植物群以裸子植物松柏纲松杉目为主,包括掌鳞杉科、松科、罗汉松科、南美杉科和杉科;晚期孢粉植物群的主要成员与早期孢粉植物群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掌鳞杉科植物含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孢粉植物群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早白垩世古生态、古气候、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乌恰地区早白垩世气候属于亚热带干燥或半干燥型,早期气候温暖干燥,晚期气候暖热半干燥。孢粉学资料显示乌恰地区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成员多样,既有来自山地的松杉目植物,又有生长于沼泽湿地的苔藓植物,反映了当时古地理景观复杂多样、植物群落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 江德昕王永栋魏江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古气候古地理
- 新疆拜城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9
- 2008年
- 基于新疆拜城地区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孢粉植物群。舒善河组孢粉植物群以松杉目掌鳞杉科的优势和真蕨目海金沙科的繁茂为特征。根据孢粉植物群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早白垩世早期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特征。掌鳞杉科植物是耐干旱和耐热的乔木和灌木,当时掌鳞杉科和海金沙科植物在亚热带气候下都很常见,表明拜城地区早白垩世早期古气候属于亚热带干燥型,气候炎热干旱。孢粉植物群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地理分布明显的分带性显示该区早白垩世早期古地理具有复杂多样的景观,包括山峦、山谷、山涧、河流三角洲沼泽和沼泽湿地等。
- 江德昕王永栋魏江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古气候古地理
- 新疆塔里木盆地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被引量:13
- 2006年
-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区和东南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发现的孢子花粉57属96种的研究,建立了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讨论了地层时代。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以松杉目的优势、真蕨目海金沙科的显赫和原始被子植物的出现为特征。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洲韦尔登期(陆相尼欧克姆期)和北美巴列姆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亚大陆、北美和澳大利亚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应属于尼欧克姆期,或赫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应归于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
- 江德昕王永栋何卓生董凯林倪庆田宁
- 关键词:孢粉组合早白垩世塔里木盆地
- 新疆塔里木拜城地区早白垩世舒善河组孢粉组合被引量:6
- 2007年
-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拜城卡普沙良河剖面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的研究,建立舒善河组自下而上的4个孢粉亚组合,分别为Classopollis-Cycadopites-Lygodioisporites-Biretisporites(CCLB)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Schizaeoisporites-Klukisporites(CDSK)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ar-visaccites-Lygodiumsporites(CDPL)亚组合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inuspollenites-Impardecispora(CDPI)亚组合。舒善河组孢粉植物群以松柏类掌鳞杉科植物占优势以及真蕨类海金沙科的繁盛为主要特征。该孢粉植物群与欧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孢粉植物群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舒善河组的时代属于尼欧克姆期或欧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
- 江德昕王永栋何卓生董凯林
- 关键词:孢粉组合早白垩世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