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4CB720401)

作品数:5 被引量:287H指数:4
相关作者:谭荣曲福田谭荣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过度性损失
  • 4篇非农
  • 4篇非农化
  • 3篇农地
  • 3篇农地非农化
  • 2篇双赢
  • 1篇督察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失灵
  • 1篇中国耕地
  • 1篇土地督察
  • 1篇农地保护
  • 1篇资源变化
  • 1篇自然资源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可持续发...
  • 1篇耕地
  • 1篇耕地资源
  • 1篇非农化配置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曲福田
  • 6篇谭荣
  • 1篇李效顺
  • 1篇蒋冬梅

传媒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农地非农化的空间配置效率与农地损失被引量:53
2006年
本文从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效率的模型,并对我国1989-2003年间的农地非农化进行检验,发现该期间我国农地非农化在空间配置上存在效率损失,如果将中部地区14.24%和西部地区3.66%的农地非农化指标转移到东部地区,将能够达到全国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的效率最优。然而,上述结论只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原配置的帕累托改善,而不是农地非农化的社会最优配置,因为最优配置还涉及其他方面效率的改善。所以,本文结论进一步指出,在现阶段农地资源存在过度非农化的情况下,对上述指标的调控虽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要的。
谭荣曲福田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与保护研究——基于土地督察视角的考察
虽然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过度流失等耕地问题却一直是中国公共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和耕地利用态势基础上,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视角剖析耕地资源减少的危害、理论动因及保护与管理的缺陷,进而引出...
李效顺曲福田谭荣姜海蒋冬梅
关键词:耕地资源土地督察
文献传递
农地非农化代际配置与农地资源损失被引量:22
2007年
合理的资源利用要求资源配置在代际上是有效率的。在资源代际最优配置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是否符合代际配置效率的宏观决策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地非农化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若以1989-2003年为研究区间,1989-1996年阶段东、中、西部地区的过度非农化比例分别占各自实际非农化数量的6.58%、6.84%和7.85%,反映出1989-1996年期间的农地非农化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造成农地的过度非农化。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应该进一步控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来保证农地资源能够在未来得到更优的利用。
谭荣曲福田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
中国土地非农化配置:从两难到双赢
<正>一、引言 "是需要将更多的农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还是限制农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来保护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这是一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停止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结果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可持续
曲福田谭荣
文献传递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46
2005年
论文从理论上区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性损失、市场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I开始,分析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就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以内。然后从计算是否存在过度性损失入手,间接衡量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进而判断资源利用是否符合代价性损失的标准。其中,分别以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讨论了计算过度性损失I和II的方法,测算了S市某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和中国1989至1996和1999至2002年间的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II。结果显示,随着碳价格的变化,所研究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提前砍伐年数)从0年增加到12年,社会净损失也从0增加到9954元h/m2。中国在两阶段内农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II共计596548hm2,占这两阶段农地非农化总数量的37.33%。文章最后提供了协调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谭荣曲福田
关键词: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过度性损失政府失灵
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被引量:195
2006年
城市化与工业化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而现阶段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就是农地资源的非农化。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农地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地进行保护。将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由两难的境地转变为双赢的局面,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农地保护政策的执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寻找合理农地非农化的数量出发,提出了合理的农地非农化度的概念,并将其与实际非农化过程结合起来,把现阶段农地非农化的数量细分为代价性损失、过度性损失Ⅰ和过度性损失Ⅱ。然后通过生产函数模型估计土地资源在农业乖非农业部门的边际效益曲线,计算出1989—2003年间中国衣地非农化的代价性损失比例为33.4%,过度性损失Ⅰ比例为44.9%,过度性损失Ⅱ的比例为21.7%。结合可操作性,得到中国1989-2003年期间合理的农地非农化度应该为不超过实际非农化数量的78.3%。过度性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对土地市场价格的干预,因此文章提出为了减少衣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应该加快完善国有土地市场体系,减少对土地价格的行政干预等政策建议。
谭荣曲福田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农地保护过度性损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