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218) 作品数:9 被引量:66 H指数:5 相关作者: 韩文炎 范利超 李鑫 杨明臻 沈晨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建德市农业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温湿度和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分和添加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显著,在25℃条件下土壤呼吸碳积累量最大;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显著,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土壤呼吸碳积累量最大;添加外源有机质可以显著地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且不同类型有机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激发效应不同,土壤呼吸碳积累量表现为菜饼>尿素>腐熟猪粪>茶树枯落物>CK;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有机质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有机质添加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范利超 杨明臻 韩文炎关键词:土壤 温度 含水量 pH和肥料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对茶园土壤添加不同用量石灰处理形成三种不同pH值的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通过添加菜籽饼和硫酸铵,研究了pH及碳氮互作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的28天中,土壤基础呼吸速率表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不同pH值的茶园土壤以pH 4.05的土壤最高,显著高于其它2个土壤,pH 4.22土壤次之,pH 3.60土壤最低;添加菜籽饼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的呼吸速率,加氮对土壤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同时添加菜籽饼和氮肥在pH 4.22的土壤呼吸有协同增效作用,但在pH 3.60和pH 4.05的土壤不明显。试验还表明,土壤基础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沈晨 范利超 韩文炎关键词:茶园土壤 PH 菜籽饼 氮肥 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015年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在0~100 cm土壤层次内,茶园土壤质量敏感性指标(WSOC/SOC)平均值、代谢熵(q CO2)平均值均大于林地,微生物熵(q MBC)平均值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SOC、WSOC及MBC呈显著正相关,向后筛选回归模型表明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依次为SOC>MBC>WSOC,对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则为WSOC>SOC>MBC。茶园土壤代谢作用强于林地,但茶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比林地差,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为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茶园土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 范利超 韩文炎 李鑫 李治鑫关键词:茶园 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对多种逆境的抵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田间龙井43、清明早和香菇寮白毫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EBR处理对茶树叶片光合特性、Rubisco与FBPase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EBR(0.1 mg·L-1)处理后,龙井43、清明早和香菇寮白毫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49.06%、45.49%和92.34%;最大羧化速率(Vcmax)分别提高了21.82%、21.68%和33.47%,最大再生速率(Jmax)分别提高了17.16%、23.86%和23.23%;Rubisco和FBPase活性显著提高(P<0.05);Rubisco和FBPase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提高。可见,外源EBR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提高茶树叶片中Rubisco和FBPase的活性以及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和Ru BP的最大再生速率,从而促进茶树光合碳固定,提高茶树的光合速率。 李治鑫 李鑫 范利超 韩文炎关键词:茶树 光合特性 基因表达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生物炭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2006—2015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生物炭相关论文(以biochar为主题词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出版年份、论文数量、国家/地区、研究机构、资助基金来源、作者和高被引论文等条件,分析生物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生物炭相关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美国和中国发文量领先,但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作者发表的生物炭论文篇均引用频次远高于中国作者。美国和中国的生物炭相关研究机构数量较多,但美国的论文质量较高,影响力更大。在中国的科研机构中,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和研究水平较高。 范利超 韩文炎关键词:生物炭 文献计量学 WEB SCIENCE 铝对不同pH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添加碳酸钙调节茶园土壤pH值,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铝离子对不同pH值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碳酸钙可以显著提高茶园土壤pH值,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添加铝离子降低了土壤pH值,减少了土壤微生物量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土壤基础呼吸有抑制作用。 范利超 韩文炎关键词:茶园土壤 PH值 铝离子 碳酸钙 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田间试验和调查,对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和新梢等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硫含量较高,成熟叶片次之,主干和主根硫含量最低;施硫后茶树吸收根和新梢硫含量显著提高,而主根和主干变化不大。新梢一芽二叶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正相关(Y=5.6043X+1903.6,P<0.001)。幼龄茶树施硫后树高、树幅、主干直径、分枝数、百芽重等均有显著增加。成龄茶园施硫后增产幅度在-2.1%~25.0%之间,平均10.8%;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氨基酸提高明显,酚氨比降低。从施硫增产幅度与施硫前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得出茶园土壤缺硫临界值为27.4 mg·kg^(-1)。使用硫磺粉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有效硫含量,但土壤pH降低,且随施硫量的增加,pH降幅增大。因此,科学合理施硫对于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潘建义 洪苏婷 张友炯 朱跃进 廖万有 韩文炎关键词:茶树 硫 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N_2O排放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7 2015年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N2O排放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茶园和林地土壤全氮(TN)、N2O排放速率及积累量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减少,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土壤pH、TN、水溶性有机氮(WSO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NO3^--N及NH4^+-N含量随着土层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茶园各土层TN、WSON、MBN、NO3--N及NH4+-N含量显著大于林地,而不同土层pH值均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N2O排放速率与TN、MBN及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相关性不显著.茶园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O3--N含量的相关性显著,与WSON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在林地土壤中呈相反趋势.0-100 cm土层内茶园WSON/SON和N2O-N/MBN平均值大于林地,而MBN/SON平均值小于林地.这表明茶园土壤氮库有较高的代谢效率,N2O排放速率较高,不利于土壤氮库的储量积累,也不利于维持土壤质量和持续利用的潜力. 范利超 韩文炎 李鑫 李治鑫关键词:全氮 铵态氮 硝态氮 N2O 高温胁迫对茶树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0 2015年 以龙井43为材料,高温(43℃)处理48 h后,分别用调制荧光成像系统和双通道荧光仪分析其受胁迫的状态和光合系统的受损情况。结果表明,受到高温胁迫后:茶树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热害症状;茶树叶片的光合速率持续下降,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以及Ru BP的最大再生速率(Jmax)显著降低;Fv/Fm、Y(II)和Y(I)迅速降低,Y(NO)和Y(NA)上升,说明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结构在高温胁迫下受到了伤害;茶树的ΦPSⅡ、ETR(II)和ETR(I)均显著下降,表明电子传递受到严重破坏;光系统I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较高,抗强光损伤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变强,而光系统II易受到高温伤害,抗强光损伤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变弱。 李治鑫 李鑫 范利超 韩文炎关键词:高温胁迫 茶树 光系统I 光系统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