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2DJ14026)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杜怀栋周梁田洁田宏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修复
  • 1篇许旺细胞
  • 1篇神经导管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神经修复
  • 1篇神经再生
  • 1篇人工神经
  • 1篇羟基乙酸
  • 1篇面神经
  • 1篇聚羟基乙酸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周梁
  • 2篇杜怀栋
  • 1篇田宏斌
  • 1篇田洁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经导管在神经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杜怀栋周梁
关键词:神经导管神经修复神经再生
有活性的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大鼠面神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胶原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基因转染的许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管复合构建的人工神经导管在修复面神经缺损方面的优势。方法利用乳鼠臂丛神经和坐骨神经取材,双酶消化法培养许旺细胞,PcDNA3.1(+)/GDNF 质粒通过脂质体转入许旺细胞。与 PLGA 管构建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神经导管。将30只 SD 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直接缝合(A 组),未转染的许旺细胞与 PLGA 管(B 组),转染的许旺细胞与 PLGA 管修复面神经缺损(C 组)。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大体观察、面神经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髓鞘厚度测量。结果 C 组的面神经肌电图较 A,B 组恢复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 组之间神经肌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组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髓鞘厚度均较 A,B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NF 基因转染的许旺细胞复合 PLGA 管构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神经导管在修复面神经缺损方面优势明显。
杜怀栋周梁田宏斌田洁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聚羟基乙酸面神经许旺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