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0144014) 作品数:7 被引量:29 H指数:5 相关作者: 谢芝勋 谢丽基 秦春香 谢志勤 庞耀珊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兽医研究所 广西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禽呼肠孤病毒σ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采用RT-PCR技术扩增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毒株和广西分离株R1的σ2基因,将σ2基因克隆至PGEX-4T-1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σ2目的基因。切下目的基因σ2重组到含有谷胱甘肽(GST)的融合蛋白... 邓显文 谢芝勋 刘加波 庞耀珊 唐小飞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PGEX-4T-1 文献传递 禽呼肠病毒P10、P17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006年 根据GenBank上的禽呼肠病毒(ARV)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跨越P10和P17非结构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3个ARV毒株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13个ARV毒株的P10蛋白基因ORF全长均为297bp,编码98个氨基酸;P17蛋白基因ORF全长为441bp,编码146个氨基酸。这13个ARV毒株P10、P17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在96.6%~100%和95.2%~99.3%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2%~100%和91.9%~99.0%之间。将这13个ARV毒株与Gen Bank上其他正呼肠病毒毒株,包括番鸭株(DRV)和飞狐上分离到的内尔森海湾病毒(Nelson Bay Vir US,NBV)及两个澳洲分离株(ARM—1和SOM-4)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呼肠病毒有地域和种类的差别。 秦春香 谢芝勋 谢丽基关键词:禽呼肠病毒 克隆 禽呼肠孤病毒σNS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与广西分离株R2 σNS非结构蛋白基因,将σNS基因克隆到质粒表达载体pGEX-4T-1上,获得的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分析,σNS基因的插入位置、大小和阅读框均正确,将阳性克隆命名为pGEX-S1133-σNS和pGEX-R2-σNS.构建好的重组质粒经37 ℃ 1 mmol/L IPTG诱导、SDS-PAGE分析超声裂解后的上清和沉淀,显示目的蛋白以包涵体方式表达,其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66.2 ku,约占菌体总量的31.5%~34.8%.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目的蛋白能够与A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谢丽基 谢芝勋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克隆表达 禽呼肠孤病毒σNS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RT-PCR技术对8株禽呼肠孤病毒(ARV)σNS基因进行了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分别与pMD18-T载体连接。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克隆质粒中均含有相应的σNS蛋白基因,大小为1 107bp。经DNAStar软件分析,除R1株外,其他ARV毒株的σNS基因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标准毒株S1133和1733株的同源性很高。Antheprot 5.0蛋白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σNS蛋白无跨膜区,拥有较多的疏水区和抗原位点,可作为诊断候选蛋白。 谢丽基 谢芝勋 秦春香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克隆 禽呼肠孤病毒P17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2007年 用设计合成的1对跨越禽呼肠孤病毒(ARV)P17非结构蛋白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特异性引物,对ARV S1133株进行了RT-PCR扩增。扩增产物与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0.2 mmol/L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42.4 ku,占菌体总蛋白的34%。表达产物P17蛋白经不同浓度尿素纯化后,纯度达到85%。Western-blotting显示,纯化的P17蛋白能与感染ARV的阳性血清反应,说明其具有抗原性。以此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用于鉴别检测ARV活病毒感染与灭活疫苗免疫的SPF鸡血清的ELISA。 谢芝勋 秦春香 谢丽基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原核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应用RT-PCR检测人工感染鸡体内禽呼肠孤病毒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5 2004年 应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禽呼肠孤病毒 (ARV)在人工感染SPF雏鸡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 3日龄感染ARVS1 1 3 3毒株后 ,1 2h就可以从关节、肝、脾等组织中检出病毒的RNA ,感染后 3 -7天为检出的高峰期 ,至感染后 2 7天还可从关节组织检测到 ;在 1 2种不同组织中 ,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到病原的核酸 ,其中以关节组织检出率最高(80 9% ) ,其次为肝 (67 6% )、脾 (5 5 9% )、肾(5 0 0 % ) ,肛门棉拭子的检出率最低 (1 3 2 % )。显示了ARV在感染机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 廖敏 谢芝勋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谢志勤 唐小飞关键词:一步法RT-PCR 禽呼肠孤病毒 禽呼肠孤病毒μNS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GenBank中禽呼肠孤病毒(ARV)M3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跨越μNS非结构蛋白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特异性引物,对ARV的10个毒株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10个毒株μNS蛋白基因ORF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1908 bp,编码635个氨基酸。这10个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都在98%以上。将它们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番鸭呼肠孤病毒(DRV)等进行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并进行遗传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ARV与MRV有较大的差异,与DRV差异较小。 秦春香 谢芝勋 谢丽基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克隆 禽呼肠孤病毒分离株δ_3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004年 本研究将禽呼肠孤病毒广西两分离株R1、R2和美国分离株Isol S1基因中编码σ_3蛋白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鉴定。对克隆片段测序后与参考株S1133、1733、138、176毒株的S1基因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R1、R2与美国分离株Isol以及S1133、1733、176毒株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上参考株138的同源性在81%~85%之间。由此可见,除了与138参考株外,广西分离株R1、R2和美国分离株Isol与其他比较的毒株的S1基因上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廖敏 谢芝勋 刘加波 邓显文 庞耀珊 谢志勤 唐小飞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分离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