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806401)

作品数:56 被引量:523H指数:15
相关作者:赵元龙朱茂炎杨兴莲彭进舒德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深圳仙湖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天文地球
  • 52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化石
  • 18篇寒武纪
  • 9篇下寒武统
  • 9篇寒武统
  • 9篇寒武系
  • 8篇陡山沱组
  • 7篇生物群
  • 7篇寒武纪早期
  • 7篇寒武世
  • 6篇动物
  • 6篇早寒武世
  • 5篇黔东
  • 4篇动物群
  • 4篇新元古代
  • 4篇元古代
  • 4篇纽芬兰
  • 4篇寒武纪大爆发
  • 4篇埃迪卡拉纪
  • 4篇CAMBRI...
  • 3篇动物化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南...
  • 20篇贵州大学
  • 8篇西北大学
  • 8篇深圳仙湖植物...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贵阳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地质科...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新乡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9篇赵元龙
  • 16篇朱茂炎
  • 12篇彭进
  • 12篇杨兴莲
  • 8篇舒德干
  • 6篇殷宗军
  • 6篇傅晓平
  • 5篇韩健
  • 5篇袁训来
  • 5篇张志飞
  • 4篇王宇轩
  • 4篇郭俊锋
  • 4篇胡世学
  • 3篇伍孟银
  • 3篇刘琦
  • 3篇崔滔
  • 3篇毛永琴
  • 3篇刘建妮
  • 3篇杨凯迪
  • 3篇郭庆军

传媒

  • 27篇古生物学报
  • 4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Scienc...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物理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贵州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Acta G...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2
  • 2篇2011
  • 23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东部下寒武统杷榔组吐卓虫(Tuzoia)的发现被引量:10
2007年
早、中寒武世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无腹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Tuzoia),壳体由左右两壳瓣组成,多保存为单壳瓣,壳的中部有一具刺的侧脊,壳面多具网状的壳饰;吐卓虫(Tuzoia)生活于浅水或深水区,是一个广相性的节肢动物。凯里市西北郊翁岭塘下寒武统(或华南寒武系新地层系统的黔东统)杷榔组上部灰绿色粉砂质泥岩、页岩中产有与这个属的模式种Tuzoia retifera Walcott,1912非常相似的一相似种Tuzoiacf.T.retifera Walcott1912.这是Tuzoia在较深水相杷榔组的初次发现,是目前所知在贵州的最低产出层位,丰富了杷榔组生物的组成面貌,也是中国华南地区早寒武世吐卓虫(Tuzoia)向东扩散并由浅水向深水迁移的证据。
彭进冯洪真赵元龙傅晓平王宇轩
关键词:早寒武世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Evolution during the Ediacaran-Cambrian Transition Interval in Eastern Guizhou,South China: Paleoenvironmental and 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被引量:7
2007年
Secular variations of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ganic carbon can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the carbon cycle, stratigraphic delimitation,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etc.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analysis of the Nangao and Zhalagou sections in eastern Gnizhou reveals a negative excursion nea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that correlates with a distinct carbonate carbon isotopic negative excursion at this boundary globally. Our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several altern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ifts occur in the Meishucunian, and an obvious negative anomaly appears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Meishucunian and Qiongzhusian. The isotope values are stabl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but became more positiv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Qiongzhusian. Evolution of organic carbon isotopes from the two sections in the deepwater facies can b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the carbonate carbon isotopes from the section in the shallow water facies. Integrated with other stratigraphic tools, we can precisely establish a lower Cambria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rom shallow sheff to deep basi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YANG XinglianZHU MaoyanGUO QingjunZHAO Yuanlong
关键词:CHEMOSTRATIGRAPHYCAMBRIANEDIACARAN
寒武纪叶足动物神奇啰哩山虫与啰哩山虫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2004年报道的发现于中国云南省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具有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镶嵌特征的珍稀动物神奇啰哩山虫(Miraluolishania Liu和Shu)被认为是"斯芬克斯"谜一般的节肢动物化石,它的发现为探讨叶足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化石实证.然而,由于神奇啰哩山虫与另一种叶足动物啰哩山虫(Luolishania Hou和Chen1989)的外形略有相似,一些学者认为神奇啰哩山虫是啰哩山虫的同物异名.鉴于神奇啰哩山虫和啰哩山虫的重要区别,笔者对这两种叶足动物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认为神奇啰哩山虫和啰哩山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叶足动物,海口地区的"啰哩山虫"实际上是神奇啰哩山虫,而啰哩山虫极有可能是澄江帽天山地区的特有属种.
刘建妮舒德干韩健张志飞
关键词:叶足动物澄江化石库寒武纪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个体发育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是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吐卓虫属(Tuzoia)最为常见,化石标本达200多件。吐卓虫常见于全球早、中寒武世地层,地理分布广泛,在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检测130多块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化石标本,发现明显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文中探讨双刺吐卓虫的个体发育,确认先前建立的凯里生物群中Tuzoia的2个种:Tuzoia bispinosa和T.magna,应为Tuzoia bispinosa一种。
姚路彭进傅晓平赵元龙
关键词:凯里生物群个体发育
贵州新元古代到寒武纪早期特异埋藏后生生物群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20
2008年
贵州化石丰富,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其中早期特异埋藏后生生物十分发育,由老至新有埃迪卡拉系的瓮安生物群、江口庙河生物群,寒武系第1统的小壳动物群、第2统下部的牛蹄塘生物群及中上部的杷榔动物群、第3统底部的凯里生物群。这些特异埋藏生物群与云南寒武系的澄江动物群、关山生物群及陕南埃迪卡拉系高家山生物群构成了我国早期后生生物的演化链,反映了从动物起源(瓮安生物群)、可疑多门类动物出现(江口庙河生物群)、动物骨骼化(高家山生物群)、生物矿化质和量的变化或骨骼动物爆发性辐射(小壳动物群)及海绵动物辐射(牛蹄塘生物群)再到动物主要门类出现的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海洋生物多样化及生态复杂化(凯里生物群)的演化过程。
赵元龙杨洪李勇彭进杨兴莲李锋军伍孟银程心李丙霞
关键词:动物起源
关山生物群构成及埋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关山生物群(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是中国继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之后又一个大量保存软躯体特异化石的寒武纪重要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本文系统概述了云南东部关山生物群形成的沉积学、埋藏学背景以及化石群组成.最新的化石发掘和研究表明,关山生物群共有60余种化石,归属10个大类;其中叶足类、类水母化石、具撑肢的软舌螺类和绿藻等属于首次报道.软躯体化石,尤其是壳体化石如三叶虫和腕足动物中大量软体的保存使得关山生物群成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动物演化和特异保存的另一个重要窗口.
胡世学朱茂炎Michael STEINER罗惠麟赵方臣刘琦
关键词:寒武纪早期寒武纪大爆发
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古群落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本研究将澄江动物群分属于18个动物门和类群的228个化石物种区分为23个生态功能群,并依据澄江-海口-安宁地区野外系统采集的化石个体丰度数据(114个物种,18406个体),对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总体分异度、物种组成和结构以及生态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节肢动物无论是物种丰度(37%)还是个体丰度(51.8%)都最为丰富,是动物群中的优势类群;曳鳃动物(22.6%)和腕足动物(16.3%)的个体丰度也相对较高.其中,节肢动物的Kunmingella douvillei(26.2%)、曳鳃动物的Cricocosmia jinningensis(15.4%)、腕足动物的Diandongia pista(11%)是个体丰度最高三个物种,占整个动物群个体数量的52.6%.澄江动物群不同生活方式的各类生物定量分析表明,生物占据了海洋水体各空间领域,从底内生物到浮游生物都有化石代表.其中,以表栖动物为主(物种数=63%,个体数=68.4%),其次是底内动物(物种数=11.9%,个体数=25.9%).游泳动物(物种数=11.5%,个体数=2.6%)和浮游动物(物种数=5.3%,个体数=3.1%)化石保存较少.澄江动物群中动物的取食方式主要以滤食(物种数=35.6%,个体数=26.1%)和捕食/食腐(物种数=31.1%,个体数=40.4%)为主.物种丰度的最高生态功能群是表栖固着滤食类(18.5%)、表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类(16.3%)、表栖活动滤食类(7.9%)和近底游泳滤食类(6.6%),而个体丰度最高的生态功能群是表栖活动杂食类(28.2%)、内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类(19.8%)、表栖固着滤食类(17.7%)和表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类(15.3%).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澄江动物群由丰富多样的门类和大量具有不同复杂生态功能的物种组成,证明了寒武纪早期物种间高强度捕食压力的存在,并形成了由多层次营养级结构构成的金字塔式复杂食物网,为寒武纪早期的物种多样性和复杂生态系统提供具体科学依据.
赵方臣朱茂炎胡世学
关键词:澄江动物群寒武纪早期群落生态学
贵州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化石含量的统计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635—551Ma)上磷矿段保存了大量精美的磷酸盐化微体球粒化石,它们主要由多细胞藻类、疑源类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多种动物胚胎化石组成,此外还包括少量后生动物的幼、成体化石。本文以贵州瓮福磷矿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灰白色球粒状白云质磷块岩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瓮安生物群中不同生物化石的鉴别特征基础上,定量统计采自该层位的两组岩石样品(WA-Ι和WA-Π)的酸处理砂样中的所有化石。统计结果表明,瓮安陡山沱组该磷块岩中化石质量和岩石中磷酸盐组分质量成正线性相关,两个样品中化石占全部磷酸盐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均在10%左右,其中多细胞藻类和疑源类化石占全部化石含量均少于10%。这一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瓮安生物群的化石丰度,证实了保存在瓮安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灰色富氧含磷埋藏相中的瓮安生物群主要由动物胚胎化石组成的特征。
殷宗军朱茂炎
关键词:瓮安生物群陡山沱组埃迪卡拉纪
昆明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古虫动物新发现被引量:7
2010年
文中详细描述昆明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乌龙箐段古虫动物新种Vetulicola longbaoshanensis sp.nov.,并与相关属种作比较和讨论。古虫动物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的澄江动物群中,沧浪铺组乌龙箐段的地质年代较澄江动物群晚,该发现对研究古虫动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古虫动物的分类位置至今难以确定,争论的焦点多集中在古虫动物前体鳃囊的构造解释上。新材料鳃囊保存得完整清晰,为研究古虫动物的分类位置提供了新证据。
杨杰侯先光丛培允董渭张艳霞罗茂斌
关键词:下寒武统
同步辐射硬X射线相衬微CT在化石胚胎学中的应用
X射线成像是古生物化石标本无损成像的基础。近年来一项新的前沿技术——同步辐射硬X射线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SRX-PC-μCT)被引入到化石无损成像这一领域。由于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硬X射线具有高亮度、高准直性和高空间...
殷宗军朱茂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