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70194)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连至诚陈苇菁谢海燕梁雪芬杨立红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物和人类的寿命与百岁老人被引量:6
- 2009年
-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所有的活体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其一生都经历出生、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但各种动物及人的自然寿命长短,却千差万别。通过对不同种类动物寿命与代谢速率、生长期、细胞分裂次数及其他因素的研究,以及人类寿命的历史沿革、百岁老人的数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探讨,简述动物寿命长短的基本规律、人类寿命的历史变化、百岁老人的分布、中医学关于养生延寿的认识。
- 侯俊林陈苇菁连至诚
- 关键词:养生
- 慢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的大便异常与结肠电频谱改变
- 2000年
- 为探讨慢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的大便异常与结肠电频谱改变的关系 ,对 114例患者临床观察发现 ,消化道疾病患者有大便异常或倾向的比率颇高 ,所占比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慢性结肠炎 (CS ,80 .0 % ) >十二指肠溃疡 (DU ,6 9.2 % )及十二指肠炎 (DS ,6 8.7% ) >慢性胃炎 (GS ,54.8% )。CS组有腹泻倾向者占 56 .0 % ,便秘占 2 4 .0 % ;DS组便烂便频者亦占 4 3.8% ,都明显高于GS组及对照组。应用“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作体表结肠电检查及频谱分析 ,发现GS组空腹升结肠低频段及餐后乙状结肠低频段结肠电明显减弱 ;DS组餐后三部结肠的低、高频段电活动及收缩性复合肌电都亢进或倾向异常增强 ;DU组空腹或餐后三部结肠的低、高频段电活动及收缩性复合肌电则明显或倾向减弱 ;CS组空腹乙状结肠低频段电活动明显减弱 ,而餐后升结肠低频段电活动则亢进。休表结肠电异常能部分解释不同类型大便改变的发生机制。空腹低频段结肠电减弱、餐后结肠电亢进的动力异常模式可能是CS等患者便烂、便频呈慢性腹泻倾向的重要机制。
- 梁雪芬陈苇菁杨巧红谢海燕杨立红苏宁连至诚
- 关键词:结肠炎胃肠活动电生理学
- 163例不同证候大便异常患者结肠电频谱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对163例消化道等疾病患者中医辨证及临床症状统计发现,肝气乘脾、脾虚肝郁、脾虚便溏、气虚便秘、气滞便秘等证有大便异常或大便异常倾向的患者占60%~100%。体表结肠电检测及频谱分析发现,肝气乘脾患者结肠低频、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过度活跃;脾虚便溏患者升、降结肠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过度活跃,乙状结肠高频段电活动减弱;气虚便秘及气滞便秘患者结肠的低频、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都明显减弱,但气滞便秘患者餐后结肠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活动明显强于气虚便秘患者,可予分辨。结肠电频谱可间接反映不同证候的结肠动力改变,并能部分解释其大便改变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机制。
- 连至诚梁雪芬陈苇菁杨巧红李卫东邹移海杨小琼黄海定谢海燕杨立红苏宁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生理学电生理学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