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92)
- 作品数:33 被引量:88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列辉吴松弟樊如森伍伶飞詹庆华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关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奢华的背后:论近代东北大开发中的毛皮贸易被引量:1
- 2015年
- 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在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全面开发之时,恰逢欧美社会盛行消费皮草。本文着重利用中国旧海关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等一手资料,分析近代东北皮毛外向型市场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该贸易所造成的东北野生动物资源迅速减少、流行性大鼠疫等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影响。落后地区在开发原始资源的同时,应当防御发达国家环境成本的转移,这是近代东北毛皮贸易带来的历史启示。
- 姚永超
- 关键词:毛皮贸易生态影响
-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书名、内容和流变考证:统计丛书之日报、月报和季报被引量:4
- 2012年
- 近年来《中国旧海关史料》的出版和哈佛大学图书馆更为丰富的收藏的发现,为近代进出口贸易与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然而要做到有效利用,必须对出版物本身进行全面考证,确定其定义,探讨其流传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统计丛书之日报、月报和季报,包括其各时期的系统构成、出版物名称、内容和格式的流变,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亦涉及哈佛大学图书馆和170册《中国旧海关史料》的收录情况,以及日报、月报与季报之间的关系。
- 吴松弟
- 关键词:日报月报季报
- 中国近代海关医员与西医在华传播初探(一)——以中国旧海关出版物为视角被引量:10
- 2012年
- 中国近代海关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直接或间接扮演了一个文化传播者角色。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是由海关总税务司署组织出版的内容丰富、印刷精致、影响广泛的近代权威出版物,见证海关医员群体的组成及其从事的西医教学与医疗卫生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该群体在西医传播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 詹庆华
- 关键词:文化交流
- 近代中日贸易述评被引量:9
- 2012年
-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是中日近代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双方贸易的成果来看,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60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82倍,日本成为中国仅次于英国的第二进口贸易国,中国也成为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进口贸易国。尽管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还对中国很不利,但毕竟在强化日本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史事实一再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是中日经济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障碍。
- 樊如森吴焕良
- 关键词:中日经济关系进出口贸易
-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书名、内容和流变考证:统计丛书之年刊系统
- 2013年
- 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是中国旧海关出版物七大系列中最重要的统计系列的主体部分,学界用来研究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此。年刊由多个系统构成,有些系统由数种不同时期的专刊构成,比较复杂,且数量浩繁,即使同一年刊的内容和格式在漫长的时期中也屡有变化。如果不予以细致的考证,研究者便难以利用。此外,不同图书馆的电子目录所用年刊的刊名时有差异,甚至同一个图书馆的目录也存在混乱之处,均需依据原书恢复准确的书名。笔者已著文对统计系列的日报、月报和季报进行考证,现再撰此文,对统计系列的各种年刊进行详细考证。
- 吴松弟方书生
- 中国旧海关海图的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中国沿海无所不在的岩石、暗礁和浅滩,是海洋贸易的重大阻碍,水手稍微放松警惕,就有可能造成商船连人带货一起沉入海底。因此大海航行需要海道指南。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前,其海军部海道测量局侵犯中国主权,开始对中国近海进行非法海道测量活动。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在通商口岸确立了外籍税务司制度,同时让其兼负海务事宜。自此,中国旧海关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近海及主要江河的水道测量工作。
- 姚永超
- 关键词:通商口岸中国主权税务司长江航道
- 试析晚清时期香港在上海口岸外贸领域发挥的中转功能被引量:1
- 2017年
- 晚清时期,沪港两埠虽权属性质有别,但同为中国沿海地区仅有的两个航运枢纽港,也是头等重要的贸易型城市,两埠之间的贸易联系十分密切。在上海口岸洋货进口贸易领域,香港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中转功能,成为上海口岸第三大或第二大洋货进口间接中转地或直接供货地。在上海口岸土货出口贸易领域,香港所发挥的中转功能则稍逊一筹,只是上海口岸第四大或第五大土货直接出口地或间接中转地。此外,经沪港两埠接力转运的小宗特产品贸易非常兴盛。沪港两埠贸易联系的增强,促使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从早期的"三角贸易形态"向以三角贸易为主体构成的"多边贸易形态"转变,进而有助于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实现收支滚动平衡。
- 毛立坤
- 关键词:晚清时期上海对外贸易
- 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近代上海城市崛起的再探讨
- 近代上海城市的崛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不同于之前学者重视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研究,本文以区位优势——自我增强为分析框架,对近代上海城市的崛起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港口发展的初期,区位优势起很大作用,大量资...
- 王列辉
- 关键词:区位优势自我增强
- 文献传递
- 中国近代海关医员与西医在华传播初探(二)——以中国旧海关出版物为视角被引量:6
- 2012年
- 中国近代海关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直接或间接扮演了一个文化传播者角色。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是由海关总税务司署组织出版的内容丰富、印刷精致、影响广泛的近代权威出版物,见证海关医员群体的组成及其从事的西医教学与医疗卫生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该群体在西医传播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 詹庆华
- 关键词:文化交流
- 朱正元与《御览图》:晚清地图史的视角被引量:8
- 2018年
- 许多翻译、改绘、新绘的中国海图在晚清出现,《御览江浙闽沿海图》(以下简称《御览图》)就是其中之一。已有研究对该图评价较高,但相关成果侧重制图技术的考辨,该图编纂的时代背景、朱正元在编纂中所担负的角色尚待厘清,而这些对于理解该图的历史地位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在考查《御览图》及其图说产生背景和经过后认为,正是在西方测绘技术的进步和清政府面临海上威胁背景下,洋务运动中兴起的西学教育培养了朱正元等测绘人才。而朱正元基于英版海图测绘和编纂的《御览图》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晚清作为中国海图由传统转向近代重要阶段的标志之一。
- 伍伶飞
- 关键词: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