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2009)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伟光王智谢晨雷霆王来藏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经验。均行主动脉弓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别采用经股动脉顺血流、经桡动脉逆血流或顺逆血流联合入路,行狭窄段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结果 7例动脉狭窄病人支架置入均成功;8例闭塞病人成功6例,失败2例。术后随访3~54个月,术后4个月再狭窄1例,成功行球囊扩张。Malek分级:1级9例,2级3例,3级1例,4级2例。结论采用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疗效确切,根据造影结果选择顺血流、逆血流或顺逆血流联合入路创伤小、安全可靠。
- 谢晨张伟光徐延斌王宏伟王超王智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球囊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附56例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评价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效果,探讨合理有效的外科治疗与干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反复TIA36例,头晕或眩晕6例,不典型脑缺血症状14例。根据临床症状,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变化,对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治疗24例,其中颈动脉内膜剥脱(CEA)7例,颅内外血管搭桥17例;介入治疗32例,其中颈、椎基底动脉系统支架成形26例,锁骨下及无名动脉支架成形6例。反复TIA病人中,1例CEA术后出现卒中事件,另1例术后死于心脏猝死,其余34例术后TIA症状消失;头晕或眩晕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不典型脑缺血症状者术后影像学复查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对于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积极采用手术及介入方法早期干预。手术和介入治疗在预防和治疗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 王智张伟光王来藏张波谢晨雷霆
- 关键词:脑缺血动脉硬化神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