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0537008-2E)
- 作品数:8 被引量:137H指数:6
- 相关作者:黄凯杨鸿昆李坚明甘晖冯广朋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饲料中添加胆碱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病变的作用被引量:26
- 2007年
- 采用胆碱添加量分别为0.0%、0.1%、0.2%、0.3%和0.4%的饲料进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0.au—reus)养殖实验,实验周期为50d。结果表明,当胆碱添加量为0.3%时,罗非鱼的肥满度[(4.00±0.20)%]和增重率[(699.51±31.32)%]达到峰值,饲料系数最低(2.00±0.12),血浆中胆固醇[(2.59±0.03)nard&.]、甘油三酯[(2.24±0.99)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4±0.17)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0.32±0.01)mmol/L.]含量较高;当胆碱添加量为0.2%时,肝体比[(2.99±0.07)%]、血浆中谷丙转氨酶活性[(52.33±13.32)U/L]、谷草转氨酶活性[(267±16.97)U/L]、乳酸脱氢酶活性[(1163.50±85.56)U/L]最低,肝脏脂肪含量[(38.84±0.57)%]、血浆淀粉酶活性[(52.00±12.73)U/L]、胆囊中胆汁酸浓度[(70745±7007.43)μmol/L]较低。在本研究条件下,建议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胆碱添加量以0.2%~0.3%为宜。
- 黄凯杨鸿昆甘晖龚竹林甘西罗永巨
- 关键词:胆碱奥尼罗非鱼脂肪肝
- 饲料脂肪含量与奥尼罗非鱼幼鱼肝脏形态结构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26
- 2008年
- 研究了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饲料时奥尼罗非鱼幼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肝脏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饲料脂肪对奥尼罗非鱼幼鱼脂肪肝发生的影响。饲料脂肪水平设置为0%、2%、4%、6%和8%等5个梯度组。随着饲料脂肪水平逐渐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与肥满度均先上升后下降,1~5组肥满度分别为1.63±0.14、1.78±0.21、1.92±0.18、1.80±0.21和1.74±0.24。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肝脏形态学有明显影响,4~5组病鱼的肝胰脏肿大,呈油腻状,颜色发黄,柔软粉糊,有的出现白色坏死病灶,部分胆囊肿大且颜色变深,肠系膜均有过量的白色脂肪沉积。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肝脏组织学亦有明显影响,1~5组试验鱼的肝细胞直径随之增大,低脂肪水平的1~3组与高脂肪水平的4~5组具有显著差异,平均值分别为8.9和17.9μm,高脂肪水平的4~5组呈现肝细胞核偏位、胞浆内脂肪滴较多、细胞透明空泡化等症状。研究认为奥尼罗非鱼幼鱼饲料中脂肪添加量超过4%时对其肝脏形态学与组织学有一定影响。
- 李坚明甘晖冯广朋黄凯龚竹林
- 关键词:罗非鱼脂肪肝肝细胞饲料系数
- 饲料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0
- 2009年
- 研究了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与不同脂肪含量饲料间的关系。饲料脂肪水平为0%、2%、4%、6%、8%5个梯度组。结果表明,5组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量先上升后下降,而饲料系数则先下降后上升;肝脏重量、肝体比、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等4个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与奥尼罗非鱼幼鱼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试验鱼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等活性逐渐升高。本研究条件下饲料脂肪水平超过6%容易导致奥尼罗非鱼幼鱼形成脂肪肝,对其摄食、体形特征、生长指标、相关组织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中酶的活性等都有明显影响。
- 甘晖李坚明冯广朋龚竹林黄凯李家乐
- 关键词:罗非鱼脂肪水平生化指标
- 甜菜碱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体脂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取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reochrmis aureus)75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甜菜碱(Betaine)添加量为0、0.15%、0.30%、0.45%和0.60%的饲料,饲养65 d,以研究甜菜碱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体脂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甜菜碱添加量为0.30%~0.60%时,罗非鱼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9.52%、16.63%和21.38%;饲料系数分别降低25.55%、20.44%和29.93%;肝体比降低9.29%、38.57%和29.29%;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8%、55.81%和80.23%;淀粉酶活性降低88.78%、37.59%和62.41%;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升高,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所降低。在本研究条件下,建议奥尼罗非鱼饲料中甜菜碱的适宜添加量为0.45%~0.60%。
- 朱定贵于丹陈涛战歌黄凯麻艳群杨思华
- 关键词:甜菜碱奥尼罗非鱼体脂含量血清生化指标
- 养殖鱼类脂肪肝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7年
- 脂肪肝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患脂肪肝的鱼肌肉脂肪含量明显升高,品质下降。简述鱼类脂肪肝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综合养殖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的研究成果,为防止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病变、提高养殖鱼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 杨鸿昆黄凯阮栋俭
- 关键词:鱼类脂肪肝
- 养殖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杨鸿昆黄凯
- 关键词:脂肪肝病养殖鱼类肌肉脂肪含量肝脏疾病病理过程肝病变
- 养殖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研究进展
- 2006年
- 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养殖鱼类脂肪肝抗脂肪肝因子的研究成果,为防止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病变、提高养殖鱼的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 杨鸿昆黄凯
- 关键词:鱼类脂肪肝
- 氧化油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6年
-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肝体比显著增加,但肝脂率、肌脂率的变化不明显(P>0·05);相对于过氧化值较低的饲料,饲料过氧化值(POV)为73·44mmol/kg时,肝胰腺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氧化油脂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 黄凯阮栋俭战歌甘西罗永巨龚竹林
- 关键词: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