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基金(Z121107001012123)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凯夏鹄张军路浩军乔莉更多>>
-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差异蛋白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 应用蛋白质谱技术对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从中筛选出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的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的差异蛋白,为早期诊断不稳定心绞痛提供特异性诊断方法。方法选择发病4h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标本3l份,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5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14例;对照组30例来自体检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与实验组相匹配。磁珠分离血清蛋白,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仪收集蛋白质荷比为0—50000的数据进行分析;将筛选出的差异显著的蛋白与目前常用的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比。结果(1)发现3个差异极为显著的蛋白,质荷比分别为3167、4183、4292,ACS组和对照组的蛋白质表达量分别为(8.2612±2.94)VS.(2.1430±1.45),P=2×10-10;(19.6203±16.14)VS.(2.8844±2.26),P=4×10-10;(13.5229±10.36)VS.(1.8642±1.07),P=0。(2)3个差异蛋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对比研究,无论是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还是分别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3个差异蛋白ROC曲线下面积均为最大,分别为0.976—0.989、0.967~0.988、0.992~1.0,而高敏C反应蛋白及缺血修饰白蛋白经t检验在AC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差异蛋白有可能是新的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的生物标记物。
- 夏鹄张军刘利峰宋海晶冯凯樊晓东乔莉金珊路浩军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蛋白组学
- 髓过氧化物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再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特别是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病例分为4组:①ACS组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6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②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③体检对照组54例;④非ACS胸痛组29例(主动脉夹层6例、心律失常5例、呼吸道感染4例、冠状动脉肌桥2例、肋间神经痛2例、心脏神经功能紊乱2例、消化性溃疡2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扩心病1例、肺栓塞1例、胸腺增生1例、胸膜炎1例、肋骨骨折1例).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量血清MPO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并与目前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比.结果 ①ACS组患者血清MPO水平明显升高,与SAP组、体检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CS组内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比较血清M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MPO诊断U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ROC曲线下面积仅为0.481),但优于心肌损伤标志物.③ACS组与非ACS胸痛组相比,血清M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MPO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01,95%可信区间0.371~0.631,其鉴别诊断效能低于H-FABP、cTnI、CK-MB和MYO.结论 髓过氧化物酶作为生物标记物对诊断和鉴别诊断ACS价值有限:对既往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有一定的预警意义,能鉴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对体检人员筛查潜在ACS风险有一定意义;在急诊鉴别胸痛患者是否为ACS(无论是UA还是AMI)无鉴别诊断价值.
- 范园春冯凯张军郑燕华夏鹄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生物标记物髓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