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6011002)

作品数:16 被引量:325H指数:9
相关作者:逄勇王华李一平丁玲刘申宝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太湖
  • 3篇水质
  • 2篇动力条件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水动力
  • 2篇水动力条件
  • 2篇水体
  • 2篇通量
  • 2篇潮汐
  • 2篇沉水
  • 2篇沉水植物
  • 1篇底泥
  • 1篇调度
  • 1篇调度技术
  • 1篇动因
  • 1篇悬浮物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营养化

机构

  • 15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内华达大学
  • 1篇泗阳县环境监...
  • 1篇天津市水利工...

作者

  • 14篇逄勇
  • 8篇王华
  • 5篇李一平
  • 3篇丁玲
  • 1篇严莹
  • 1篇高光
  • 1篇胡开明
  • 1篇赵棣华
  • 1篇韩涛
  • 1篇王国祥
  • 1篇谢飞
  • 1篇赵伟
  • 1篇李凌
  • 1篇余钟波
  • 1篇刘洋
  • 1篇曹昀
  • 1篇吴建强
  • 1篇罗潋葱
  • 1篇彭进平
  • 1篇范丽丽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利学报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量差分裂格式的二维水流水质计算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将通量差分裂(FDS)格式应用于二维水流 水质数值模拟中。应用若干理想条件下的简化模型对格式的计算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S格式不仅能高精度地模拟浓度梯度较缓的污染物稳定排放情况,且其二阶格式能高分辨率捕俘水质间断,与理论值吻合很好,说明FDS二阶格式能高精度地计算污染物间断排放引起的大浓度梯度或水质突跃情况。该格式在长江南通江段水环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验证了它的实际应用能力。
丁玲逄勇赵棣华吴建强吕俊
悬浮物输运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5
2006年
为了研究镇江内湖悬浮物的输移运动规律,建立了二维悬浮物输运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风场及潮流作用下悬浮物的输运,同时还考虑了悬浮物的沉降和再悬浮机制,采用切应力概念确定悬浮物的起悬量和沉降量。在无结构网格上对水流和悬浮物输运方程进行有限体积的积分离散,应用高性能的Osher格式计算水量、动量及悬浮物输运等通量,提高了数值模拟的精度。应用2次大规模水文和悬浮物含量的野外同步监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模型能合理地反映内湖水流及悬浮物的运动规律。
丁玲逄勇范丽丽沙银华
太湖水质时空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利用2001年太湖12个月25个监测点的实测水质资料,结合太湖监测点的空间地理位置,基于相关系数法,对太湖水质时空相关性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将太湖所有监测点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质存在很强的时空相关性,月份之间的相关性变化比较明显,可能与太湖水位、水体的流动情况以及入湖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有关;动态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李一平严莹韩广毅
关键词:太湖聚类分析水质
潮汐型湖泊水体透明度灰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受外域水体特征及潮汐作用影响,滨江潮汐型湖泊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复杂多变。以镇江内湖为例,基于洪、枯两季典型全日潮野外同步实测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计算了内湖水体透明度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内湖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洪季,影响内湖透明度的关键因子是悬沙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枯季,来水含沙量降低,主要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a浓度;洪、枯两季,内湖水体透明度主要影响因子的排列顺序受潮汐作用影响较小;NH3-N等间接影响因子对透明度影响不明显,但随涨落潮仍呈现一定变化。
王华逄勇陈晓峰赵伟
关键词:潮汐湖泊水体透明度灰关联分析
土壤水分含量对菖蒲(Acorus calamus)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应用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菖蒲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时间为60d。结果表明:(1)水分亏缺对菖蒲萌发和幼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持续干旱60d条件下,菖蒲幼苗的萌发率仅为32.5%,为正常水分条件下的1/3,幼苗的平均高度为19.0cm,是正常水分条件下的1/3左右;(2)菖蒲幼苗叶片长度、宽度和基茎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而减小,叶片数量与叶片面积也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而减小,叶片含水率各试验组无明显差异;(3)在试验的20、40、60d,各试验组的根、茎、叶及总生物量都比对照组(CK)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各水分含量条件下的生物量差别增大,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根、茎和叶生物量增量均表现为茎的最多,叶的次之,根的最少,叶、茎、根生物量比例平均为1∶1.59∶0.82;(4)菖蒲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随土壤水分含量减少而下降,叶绿素a/b随土壤水分含量减少而下降而升高,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减少而下降;(5)Fv/Fm、qP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而下降,重度干旱对菖蒲幼苗光合系统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影响显著,菖蒲幼苗在重度干旱条件下30、45、60d的Fv/Fm分别为0.800、0·796、0.787,分别比对照降低5.0%、4.7%和6.2%;菖蒲幼苗在重度干旱条件下30、45、60d的qN分别为0.270、0·259和0·200,分别是对照的6.75、3.92、2.78倍,可见干旱条件会导致菖蒲幼苗以热的形式耗散掉的光能部分增加,有效保护了菖蒲叶片PSⅡ系统,但持续干旱(60d)导致qN降低,菖蒲叶片PSⅡ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干旱胁迫还对菖蒲植株的光响应曲线具有较大的影响,使最大ETR降低。
曹昀王国祥
关键词:土壤水分含量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
水动力条件下藻类动态模拟被引量:32
2005年
藻类动态变化是其内部生理特征和外部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藻类自身生理因素及光、温度、营养盐等因素,水动力作用使底泥发生再悬浮所造成的营养盐的内源释放对藻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1999年5月8日~6月24日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大型生态实验槽中进行了模拟水动力条件下的太湖藻类动态实验,并应用国外先进的PHREEQC软件从生物化学和生态动力学角度建立了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氮循环及磷循环,还考虑了水动力条件引起的内源释放问题,根据2003年4月26~4月30日在河海大学环形水槽所做的底泥释放实验结果建立了水流和各形态氮磷营养盐释放的定量化关系.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从室内模拟实验出发,通过对生态槽实验结果的模拟,确定和验证了模型的各参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模拟值能较好地拟合实验测量值,表明所建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藻类及各种营养盐的动态变化,这对揭示藻类'水华'暴发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丁玲逄勇李凌高光
关键词:水动力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的再悬浮通量被引量:33
2007年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开展了两次野外实验,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研究了太湖悬浮物的沉降特征,计算了悬浮物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并建立了其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无机颗粒沉降是悬浮物沉降的主要形式。太湖平均风速在8m/s以内时,总悬浮物、有机物颗粒和无机物颗粒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均呈现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特性,风速大小直接影响悬浮物在垂向的分布及垂向的沉降通量分布,并且相关性较好。该结论说明Gansith公式法适合于计算太湖再悬浮通量。
李一平逄勇李勇
关键词:沉降通量再悬浮底泥沉积物捕获器太湖
受潮汐影响的镇江内湖水沙通量研究
2009年
内湖与长江直接相通,在径流与潮流双重作用下,其水量、悬沙交换规律复杂多变。本文建立了内湖二维水流-悬沙耦合数学模型,在有限体积法框架下应用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模型中各跨单元边界的数值通量,基于内湖野外同步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选择典型年及典型潮汐过程,对不同时间尺度下内湖与长江水沙交换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内湖水流通量、悬沙沉积量年际、年内分布较不均匀,丰水年内湖水流通量及悬沙沉积量明显高于平水年、枯水年;各典型年内,水沙交换量主要集中在洪季5月至10月,洪季水流通量与悬沙沉积量分别约占全年总量的90%与95%;内湖洪季全日潮水流通量约8292.3万m3,悬沙沉积量约1 344.1t,明显高于枯季;潮汐作用对内湖水沙交换影响较大,在全潮最低水位时刻,内湖水流通量最小但悬沙沉积量却达到最大。
王华逄勇
关键词:长江
镇江内江沉水植物恢复的环境效应被引量:5
2008年
建立了镇江内江水流、水质、悬沙及叶绿素a多因子耦合数学模型,对内江沉水植物恢复后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估了模型参数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内江沉水植物恢复后,夏秋季节与冬春季节水体平均含沙量分别比天然条件下降低了约11.1%、11.5%;由于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在夏秋季,内江TN、TP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为0.659mg/L、0.137mg/L,较恢复前分别降低了32.2%、30.8%;在冬春季,恢复后的内江TN、TP浓度较恢复前分别降低了29.5%、27.3%;沉水植物的克藻作用亦使内江叶绿素a的平均浓度降低了37.2%,可能暴发水华的面积减少了49.3%;同时,夏秋季及冬春季平均水体透明度分别提高了7.9%和14.0%。
逄勇彭进平丁玲王华
关键词:沉水植物数学模型环境效应
基于间断有限元法求解三维NS水流方程被引量:1
2008年
给出了间断迦疗金有限元(DG)法在求解三维NS水流方程中的理论推导过程。指出:其求解某单元时只需使用相邻单元的模板,就可使该方法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其本质具有局部特征,因此很容易通过提高插值多项式的阶数来提高模拟精度;间断有限元保证了每个单元的通量守恒,因此可以结合上风数值通量来模拟高流动梯度问题。
韩涛逄勇李一平朱桂娥张同亮王克云
关键词:间断有限元NS方程并行计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