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ZA0292)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曾其国罗凡何瑜黄勇杨爽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师范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川南“乌蒙早”茶叶品质及农业地质性状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茶叶品质除了受气候影响外,还会受到地层岩性、土壤、水文和大气降尘等农业地质背景的影响。将从川南茶组3个品种的生化成分、感官品质以及生长的土壤环境质量等农业地质背景因子进行对比,试验区土壤符合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氮肥充足,磷和钾缺乏,阳离子交换量在中等以上,p H值为微酸性;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酚胺比、感官品质尤其以乌蒙早最高,适宜做高品质绿茶,该品种是试验区选育出的乡土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在滇北、黔西和川南的乌蒙山地区具有相同生态环境条件的高山推广种植。
- 曾其国任迎红罗凡张德勋
- 关键词:生化成分农业地质
- “乌蒙早”的蓄留采穗与无性扩繁技术被引量:2
- 2015年
- "乌蒙早"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形肥大、满披白毫、抗性和持嫩性强,内质含极高的氨基酸和果胶,适宜加工成高香显毫型名茶。从母树的地理环境、生物学特征、留蓄采穗以及无性扩繁4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扩繁选育技术,旨在为川南地区大面积推广"乌蒙早"高海拔地区的种植与生产奠定基础。
- 曾其国冯媛媛何瑜闫曾健罗凡张德勋
- 关键词:大树茶采穗无性繁殖
- 邛崃山脉不同地质背景茶叶的生化成份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邛崃山脉4个茶叶产区3个品种为材料,取春稍1芽2叶制成蒸青样和炒青样进行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邛崃山脉茶叶受地质大环境控制的生化成份变化幅度小,由西北至东南是呈线性关系.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由西北至东南是呈线性递增关系;而氨基酸和CAF由西北自东南是呈线性递减关系.线性方程的常数作为茶叶生化成份的标准值具有科学性,既可作为制定茶叶标准的依据,也可作为邛崃山脉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化指标.地质背景、生态环境、品种和制作工艺都会影响茶叶的生化成份,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 曾其国罗凡罗雪莉黄勇杨爽
- 关键词:地质背景生化成份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