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3095)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时惠平于梅艳熊明辉李春东田雨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总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肿瘤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肌
  • 1篇子宫腺肌症
  • 1篇子宫肿瘤
  • 1篇腺肌瘤
  • 1篇腺肌症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肌瘤
  • 1篇宫颈癌诊断
  • 1篇MRI
  • 1篇MRI表现

机构

  • 3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时惠平
  • 2篇熊明辉
  • 2篇于梅艳
  • 1篇喻敏
  • 1篇毕永民
  • 1篇任力
  • 1篇田雨
  • 1篇张挽时
  • 1篇鲁晓燕
  • 1篇李春东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准确判断肿瘤的分期及肿瘤的体积、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通过物理检查、活检、膀胱镜和直肠镜等辅助检查手段进行分期、定位,
于梅艳时惠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淋巴结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磁共振(MRI)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病例的MRI成像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3例患者中,弥漫型子宫腺肌症26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症17例;其中21例患者合并有子宫肌瘤,17例合并盆腔内巧克力囊肿,15例合并卵巢囊肿。弥漫型子宫腺肌症的MRI成像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壁结合带弥漫性增厚,结合带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_1WI上表现为等信号,在T_2WI上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混杂有散在多发点状高信号灶,官腔受压变小。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局限型子宫腺肌症的MRI成像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见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在T_1WI上呈等信号,在T_2WI上呈略低信号,病灶信号可不均匀,中央部可有多发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增厚的结合带轻度强化,与强化的子宫肌相比信号略低。MRI同时很好地显示了子宫肌瘤、盆腔内巧克力囊肿和卵巢囊肿等并发症。结论子宫腺肌症以子宫结合带增厚为特征,MRI能全面显示腺肌症的类型,病变范围和并发症,是评价子宫腺肌症的有效无创伤性影像学手段。
时惠平张挽时喻敏鲁晓燕熊明辉
关键词:子宫肿瘤腺肌瘤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MRI分期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MRI检查,MRI的成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抑制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钆喷酸葡胺增强T1加权像。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特征及侵犯范围。将MRI所见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 MRI对宫颈癌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8.73%。对宫旁侵犯判断的准确率为92.50%,特异度为91.18%,敏感度为100%。MRI与病理诊断的差异主要与宫旁浸润的评价差异有关。结论 MRI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是宫颈癌诊断中重要的影像学手段。
于梅艳时惠平李春东任力熊明辉毕永民田雨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