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30110)

作品数:30 被引量:184H指数:7
相关作者:陈槐卿文宗曜孙大公张文胜姚伟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1篇内皮
  • 11篇内皮细胞
  • 6篇血管
  • 5篇基因
  • 5篇白细胞介素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切应力
  • 4篇红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粘附
  • 3篇网织红细胞
  • 3篇流动性
  • 3篇流体切应力
  • 3篇脉冲多普勒
  • 3篇脉冲多普勒超...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6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华西医科大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13篇陈槐卿
  • 9篇文宗曜
  • 7篇孙大公
  • 6篇张文胜
  • 5篇喀蔚波
  • 5篇姚伟娟
  • 5篇王金华
  • 4篇陈友琴
  • 4篇谢利德
  • 4篇成敏
  • 4篇赁可
  • 3篇石应康
  • 3篇吴文超
  • 3篇王伯瑶
  • 3篇黄华
  • 3篇严宗毅
  • 3篇刘肖珩
  • 3篇曾柱
  • 2篇吴立志
  • 2篇雷松

传媒

  • 10篇生物医学工程...
  • 5篇中国生物医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Scienc...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物理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0篇2002
  • 8篇2001
  • 2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物理学——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2年
面向物理工作者介绍物理学在医学中应用的历史及对医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对近年来医学物理学在医学影像和肿瘤放射治疗两个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作了综述 .物理学与医学结合不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
喀蔚波
关键词: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医学影像肿瘤放射治疗
Biophysical and biorheological studies on the precursor cells at different stages被引量:1
2002年
Splenic erythroblasts were obtained from mice during the acute disease caused by anemia-inducing virus (FVA). They were cultured in a medium containing EPO, BSA and so on. We studied their biomechanical and hemorheological behavior after 12 h, 24 h and 48 h. The results showed obvious changes in their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osmotic fragility, membrane fluidity and membran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rythroblast. The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protein and lipid and the elements of the membrane.
王金华孙大公姚伟娟曾柱严宗毅文宗曜
关键词:OSMOTICMEMBRANEMEMBRANEVISCOELASTIC
Effects of TFAR19 gene on the growth and bio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ouse erythroleukemia cell line MEL被引量:2
2003年
Using the method of gene transfection with liposome, we obtained the mouse erythro-leukemia cell line MEL-TF19, which stably carries TFAR19, a novel apoptosis-related gene. The expression of TFAR19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Growth curve and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showed that after being transfected with TFAR19 gene, the growth of MEL-TF19 is suppressed and its apoptosis is accelerated because of the serum deprivation. Our biorheological study indi-cated that in the apoptotic process, compared with MEL cells, MEL-TF19 cells exhibit larger os-motic fragility, lower cell surface charge density, increased elastic modulus K1 which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cells?maximal deformation ability, obviously diminished surface viscosity m, with elastic modulus K2 having no distinct changes.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d some bases for recog-nizing the function of TFAR19 complete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biorheology.
顾黎姚伟娟严宗毅谢利德孙大公李丹曾柱文宗曜
小鼠网织红细胞微观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2004年
按Bishop方法,在小鼠血液里诱导生成大量网织红细胞,然后提取网织红细胞,对其电泳率、渗透脆性、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变形能力和取向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织红细胞在转变为成熟红细胞的短短时间内,其微观流变学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泳率变小、渗透脆性变好、膜的流动性变大、细胞的变形能力变强、取向性变好,最终发育成具有全面功能的成熟红细胞。
王金华喀蔚波唐志宇孙大公文宗曜
关键词:小鼠网织红细胞电泳率渗透脆性流动性
低剪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被引量:4
2004年
用含 4 0 96点的 c DNA芯片高通量、大范围、高效率地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受剪应力 (4.2 0 dyne/cm2 ,2 h)作用后基因的表达情况 ,以期了解低剪应力短时间作用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低剪应力作用内皮细胞后与未行剪应力处理的对照组比较 ,共有 10 8条基因 (5 3条基因表达增加 ,5 5条基因表达下降 )出现差异表达 ,约占芯片上基因总数的 0 .0 2 6 %。其中抑癌基因、与脂质代谢的有关基因明显上调 ,而与应激反应、细胞代谢的有关基因的表达则明显降低。本实验为寻找内皮细胞剪应力诱导表达的新基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成敏张文胜陈槐卿吴文超黄华
关键词:内皮细胞基因差异基因表达基因芯片
用激光衍射法测量网织红细胞膜剪切弱性模量(E)和表面粘度被引量:1
2005年
按Bishop方法,在小鼠血液里诱导生成大量网织红细胞,然后提取网织红细胞。用激光衍射法测得小变形指数(DI)d和变形恢复过程(即松驰过程)中细胞变形恢复到最大值(DI)max一半的时间t0.5(变形恢复半时间),将测得结果分别代入细胞膜的膜剪切弹性模量(E)公式和表面粘度(μm)公式,计算出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膜的膜剪切弹性模量(E)和表面粘度(μm),并用荧光偏振法测量它们的膜流动性。发现网织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膜的剪切弹性模量(E)和表面粘度(μm)及膜的流动性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对研究由于贫血等原因造成的网织红细胞增多情况下,全血的微观流变特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我们认识哺乳类网织红细胞的微观流变特性有重要理论意义及认识哺乳类动物网织红细胞向成熟红细胞转变的微观流变特性变化有着重要理论意义。
王金华喀蔚波孙大公文宗曜
低剪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及雌激素的干预作用
2005年
用含4096点的cDNA芯片研究单纯低剪应力(4.20dync/cm2,2h)作用下或生理浓度17β雌二醇孵育48h后再经相同条件的低剪应力作用后内皮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发现:与未行剪应力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单纯低剪应力组共有108条基因(53条基因表达增加,55条基因表达下降)出现差异表达,约占芯片上基因总数的2.6%。其中抑癌基因、与脂质代谢的有关基因明显上调,而与应激反应、细胞的代谢的有关基因的表达则明显降低。先用雌激素孵育再行低剪应力处理的内皮细胞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比较,共有384条基因(226条基因表达增加,158条基因表达下降)出现差异表达,约占芯片基因总数的9.4%。在表达上调的基因中其转录产物涉及PGI2合成、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在表达下调的基因中其转录产物涉及纤维蛋白原的降解、原癌基因产物的生成等。
成敏张文胜陈槐卿吴文超黄华
关键词:基因芯片内皮细胞剪应力雌激素
雌激素对低切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低切应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探讨雌激素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含 4 0 96点的 c DNA芯片高通量、大范围、高效率地检测经 17β-雌二醇 (10 - 7mol/L)孵育 4 8h后再行低切应力 (4 .2 0 dyne/cm2 ,2 h)作用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情况。结果 先用雌激素孵育再行低切应力处理的内皮细胞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比较 ,共有 384条基因出现差异表达 ,约占芯片基因总数的 0 .0 94 %。其中 2 2 6条基因表达增加 ,15 8条基因表达下降。在表达上调的基因中其转录产物涉及 PGI2 合成、单核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在表达下调的基因中其转录产物涉及纤维蛋白原的降解、原癌基因产物的生成等。结论 生理浓度的雌激素对损伤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涉及到多种基因的调节。
张文胜成敏陈槐卿吴文超黄华
关键词:基因芯片切应力内皮细胞17Β-雌二醇
不同发育阶段红系造血细胞的流变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红系造血细胞的变形性、取向性和膜的流动性的研究 ,发现它的变形性、取向性和膜的流动性随着分化发育而不断改变 ,而且这种变化以晚幼红细胞为转折点。这些变化与核的不断固缩 ,偏核 ,排核 ,细胞核与细胞质比不断减少 ,膜骨架蛋白 (尤其膜收缩蛋白 )变化及脂质分子与蛋白原分子相互作用有关。本研究还对用电子自旋共振测得结果和用LBY BX2型激光衍射仪测得结果作相关分析 ,表明它们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2 =0 .9834。
王金华喀蔚波孙大公曾柱文宗曜
流体切应力作用下中性粒细胞F-肌动蛋白的变化被引量:9
1999年
中性粒细胞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其生理特点关系着功能实现。由于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储存与功能发挥是在不同的力学环境中完成的,因而也就存在着不同的环境适应。F-actin 的含量与细胞的力学性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不同切应力下F-actin 含量及分布的观察,我们发现:在低切应力范围内随着切应力的升高F-actin 的含量下降,不同的剪切类型所产生的效果有所差异;切应力与f-MLP或TNF联合作用会使F-actin 的含量比f-MLP或TNF单独作用时下降,其趋势与单纯切应力作用相似。切应力作用后,细胞膜附近的F-actin 明显减少。f-MLP或TNF使F-actin 含量升高则主要集中在细胞边缘,这时再施加切应力,细胞边缘的F-actin 含量也会显著下降。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通过F-actin 的解聚,降低细胞膜附近的硬度,增加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减少细胞在流体中的阻力,有利于细胞更好地通过循环,完成其功能。当切应力上升到较大值后,细胞内F-actin 含量会上升,以抵抗力学的破坏作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切应力作用下,中性粒细胞内F-actin 含量随所受切应力的大小呈现双向调节,表现出灵活的力学适?
田卫陈槐卿陈蕴颖雷松陈云爽步宏魏于全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F-ACTIN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