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6Z343) 作品数:25 被引量:161 H指数:8 相关作者: 杨悦锁 杜新强 马会强 李爽 范伟 更多>>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卡迪夫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新型生物反应墙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 被引量:6 2011年 以功能微生物、泥炭和粗砂为填充介质设计新型生物反应墙,研究了反应墙对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物的修复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运行期内生物反应墙修复效果良好,苯系物、萘系物及菲去除率为83.6%~99.85%,其中71.23%~99.71%在墙体前半部分被去除。泥炭介质和功能微生物能够稳定发挥对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功能,32.63%~77.98%的BTEX和97.14%~99.81%的目标PAHs被泥炭吸附去除;18.96%~50.98%的BTEX和已吸附于泥炭上的大部分石油烃污染物均显示被生物降解。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可有效延长泥炭的吸附寿命,泥炭对功能微生物的营养供给可使反应墙内长期保持较高的功能微生物数量,每克干介质约含有3.46×106~6.16×109个。因此新型生物反应墙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马会强 张兰英 张洪林 李爽关键词:泥炭 石油烃 地下水 生物修复 柴油污染包气带环境的自然衰减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为定量研究柴油污染包气带环境的自然衰减过程中吸附、生物和挥发作用,通过吸附实验确定细砂和亚黏土对柴油饱和溶液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24 h,对总石油烃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4和430 mg.kg-1.经6个模拟柱的淋滤对比实验,建立总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和挥发作用的一级衰减动力学方程:在细砂中分别为ρ(TPH)=25.48e-0.0027x和ρ(TPH)=25.48e-0.0221x,在亚黏土中分别为ρ(TPH)=25.48e-0.0051x和ρ(TPH)=25.48e-0.010 9x.结果表明,在柴油污染包气带环境中,总石油烃在亚黏土中的自然衰减效率高于细砂. 屈智慧 赵勇胜 王冰 张欣月 张哲 赵妍 郑苇 李敬杰关键词:柴油 包气带 自然衰减 泥炭生物反应墙构建及修复地下水中石油烃 被引量:4 2011年 为有效修复地下水中溶解态石油烃污染物,在研究填充介质配比基础上,分别利用低温石油烃降解菌-泥炭-粗砂和泥炭-粗砂构建了泥炭生物反应墙和泥炭反应墙,考察了反应墙对地下水中BTEX、PAHs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泥炭与粗砂最适体积比为20:80,此时墙体渗透系数为1.17×10-4m/s,有效空隙率为7.5%;泥炭反应墙对BTEX去除率为32.63%~79.15%,吸附寿命为50~55 d,吸附能力大小为二甲苯〉乙苯≈甲苯〉苯,出水萘、α-甲基萘、β-甲基萘和菲浓度均低于2.85μg/L;泥炭生物反应墙对BTEX、PAHs修复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83.6%~97.83%、97.48%~99.85%,微生物降解作用明显,BTEX降解率为75.66%~90.16%。研究表明,泥炭生物反应墙内污染物去除过程为泥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泥炭对石油烃特别是多环芳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生物降解能有效延长泥炭对污染物的吸附寿命。 马会强 张兰英 张洪林 李爽关键词:泥炭 微生物 地下水 石油烃 土壤气相抽提过程中多孔介质扰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质量守恒与流体达西定律推导水气二相流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进而结合饱和度~相对渗透率~毛细压力耦合关系构建二相流动数学模型,并建立多孔介质孔隙度变化与水气二相饱和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实现多孔介质扰动时空变化的定量表征.案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特定场地而言,抽提影响带的空间形态与抽提真空度密切相关,抽提真空度越大,影响半径及影响带内的气流速度越大,本案例中抽提真空度在11kPa和31kPa时的抽提影响半径分别达到8.5m和9m;在抽提过程中,孔隙度及渗透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显著变化,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长及其变幅则与离抽提段的空间距离成反相关,抽提压力为0.7 105Pa、特征参数C=0.8的情景模拟显示:距离抽提段1m的P1点在约40min后孔隙度达到稳定、增幅为0.0387,而较远的P4点,距抽提段水平距离为3m,约在60min后达到稳定、增幅为0.0031,相应地,P1和P4点介质渗透率分别从1.18×10-11m2增加至2.22×10-11与1.25×10-11m2;在相同抽提压力下,孔隙度增幅与关键参数C值成正相关,抽提压力为0.9×105Pa、C=0.1和0.8时的孔隙度最大增幅分别约为0.009和0.055;相同参数C条件下,孔隙度增幅与抽提压力成正相关,C=0.8、抽提压力为0.7×105Pa时的孔隙度最大增幅则达到0.066. 范伟 章光新 路莹 杨悦锁 董李勤关键词:土壤气相抽提 二相流动 多孔介质 数学模型 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 被引量:9 2010年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污泥絮体和生物膜生长良好,并出现变形虫、轮虫和漫游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对各构筑物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别得到8株、3株、6株可培养的细菌。 刘鹏 张兰英 刘莹莹 刘娜 刘峰 刘虹 崔哲 许国欣关键词:制药废水 水解酸化 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 Effect of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a case study of the 6 km long Su-tong Yantze River Bridge The article reports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on the 6.05 km long Su-tong Yangtze R... F.S.Ma·Y.S.Yang·R.M.Yuan·B.K.Yao J.Guo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Geomechanics,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6,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chool of Earth Ocean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rdiff University,Cardiff CF10 3YE,UK National Center for Active Fault studies,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9,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18,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关键词:OVEREXPLOITATION 石油污染地下水有机污染组分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效应 被引量:30 2013年 通过采集我国北方某污染场地地下水样品,用GC-MS扫描分析石油烃成分及含量,研究油田开采情况下石油烃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分布变化及其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均值为4.75mg/L;组分包括烷烃、芳香烃、酯类、醛类以及醇类等有机化合物,烷烃类含量最高,占总油百分含量平均值为65.6%;沿着地下水流向烷烃和芳香烃所占百分含量减少,分别从70.05%和14.56%下降至57.72%和10.58%,而非烃类逐渐富集,其百分含量从15.39%增加至31.72%.由样品色谱参数可知:场地Pr/Ph值在0.73-1.27之间,表明地下水处于缺氧的还原环境;Pr/C17值在0.42-1.51之间;Ph/C18值在0.61-1.30之间,指示出较强的微生物作用;细菌数与非烃类含量、Pr/C17以及Ph/C18之间呈现出正线性相关性,Pr/C17和Ph/C18值越大微生物作用越强.不同季节对石油烃浓度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杨明星 杨悦锁 杜新强 冶雪艳 曹玉清 徐立萍关键词:地下水 石油烃 环境污染 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11 2011年 对地下环境中铁氧化物的生物异化还原作用及其降解硝基苯的特性和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还原菌对硝基苯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100h后硝基苯降解率>68.5%.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过程对硝基苯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当针铁矿浓度为0.3mg/L时,协同降解效果最好,硝基苯降解率为78.5%.微生物的生长与铁氧化物的还原及硝基苯的降解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许超 董军 马小兰 牛波 娄权正关键词:铁氧化物 硝基苯 降解 某采油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Biolog方法、最大或然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某采油区污染场地及周围土壤的污染特征、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均一定程度受到石油污染,污染场地土壤呈现以萜类、姥鲛烷及植烷等难降解物质为主的污染特征,其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总活菌数为1.73×1010个/g,石油烃降解菌数为7.50×106个/g;石油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污染严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较强、群落结构丰富、种群数量及常见物种较多、均一性较好;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相似性,根据主成分的变量系数得出,污染严重土壤微生物群落倾向利用羧酸和碳水化合物。 马会强 张洪林 李爽 李长波 刘娜关键词:石油烃 降解菌 群落多样性 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2010年 阐述了对地下水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并以东北某石油污染场地为例,基于场地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分析,掌握了场地地下水的污染特征,根据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理论,对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给当地居民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得到场地地下水污染物优先修复顺序及修复限值。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致癌污染物优先修复顺序为铬、萘、苯、砷、镉;非致癌污染物优先修复顺序为砷、苯、铬。场地地下水修复限值,铬为0.76μg/L,萘为26.70μg/L,苯为13.00μg/L,砷为2.13μg/L,镉为0.10μg/L。 张加双 杨悦锁 杜新强 范伟关键词:石油污染 地下水 健康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