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10013)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胡艳蕾李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心灵
  • 2篇政治
  • 2篇习性
  • 2篇公民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价值
  • 1篇政治认同
  • 1篇中产阶层
  • 1篇托克维尔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认同
  • 1篇文化重建
  • 1篇民主
  • 1篇阶层
  • 1篇公共责任
  • 1篇公民理性
  • 1篇公民意识
  • 1篇公民意识培养

机构

  • 3篇济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篇胡艳蕾
  • 1篇李晓明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托克维尔民主心灵习性理论的现代政治价值——对我国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若干启示
2014年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对其所在年代的美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心理与政治参与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将之总结为其根源在于美国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形成的民主心灵习性。本文首先基于政治心理学视角对托克维尔的民主心灵习性理论内涵进行系统阐述,指出所谓公民的民主心灵习性本质上即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政治心理习惯;其次,运用政治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民主心灵习性予以理论解构,指出其应由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格、政治参与态度、政治参与认知、政治参与记忆、政治参与知觉、政治参与情感、政治参与认同七个要素构成;最后根据勒温的场论与前述民主心灵习性的理论内涵,指出可基于下述两个方面培育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观:一是构建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心理结构,具体包括政治参与人格的培育、政治参与态度的树立、政治参与认知的提高、政治参与记忆的沉淀、政治参与知觉的培育、政治参与情感的培育与政治参与认同的确立;二是构建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情境,具体内容包括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环境的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文化环境的培育与公民政治参与社会环境的培育。
胡艳蕾
关键词:托克维尔政治价值
论公民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路径建构——基于民主心灵习性的理论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公共责任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作为其首要内容亦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最终诉求是使公民逐步形成公共责任的民主习性。因此,应从公民公共责任信念的培养与公民公共责任情境的建构两大路径逐步构建基于公民民主心灵习性的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机制。
胡艳蕾
关键词:公民意识培养
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与文化重建被引量:3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层迅速崛起,在社会协调、稳定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增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产阶层虽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地位,却普遍存在政治冷漠、"集体出逃"等现象,并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其中,文化认同是影响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关键变量,因而应通过对我国中产阶层价值观、政治身份文化、政治参与文化和政治社团文化的重建,实现其政治认同意识的重塑。
胡艳蕾李晓明
关键词:中产阶层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文化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