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100)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代云红叶舒宪程金城王明博叶淑媛更多>>
相关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学人
  • 8篇文学
  • 8篇文学人类学
  • 5篇人类学
  • 4篇人类学转向
  • 4篇文艺
  • 4篇文艺学
  • 3篇天文
  • 3篇天文学
  • 2篇中国文学
  • 2篇中国文学人类...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反省
  • 2篇比较文学
  • 1篇代文
  • 1篇当代诉求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国家

机构

  • 8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作者

  • 8篇代云红
  • 2篇叶舒宪
  • 1篇叶淑媛
  • 1篇王明博
  • 1篇程金城

传媒

  • 3篇百色学院学报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被引量:1
2012年
从现代学科分类情况来看,"文学人类学"主要被放置在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三个学科里,成为三个学科的亚分支,这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目前的现实状况及地位。本文无意争辩学科从属的问题,而是从知识话语学角度探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对"文学人类学"可能造成的遮蔽性。
代云红
关键词:学科分类文学人类学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
论华夏神话天文学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研究
2017年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正在发生的方向性变化,就是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特性,以及中国文学的多族群性和多源性构成等方面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文学做深入思考与研究。中国神话学与天文考古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夏神话天文学是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学之源,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学之本。从中国多民族国家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视域、比较视野和全球眼光来看,华夏神话天文学理应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石或出发点。
代云红
关键词:比较文学多民族国家文学人类学
论中国文学人类学当代探索中的文学理论建设被引量:2
2016年
从当代中国文艺学的历史来看,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史问题就是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问题。当代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不仅催生出了文艺学和人类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还推动着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中国文学人类学界在2013年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的思想构想,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文艺学界对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理念、思路及方法。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这是文学理论建设必须思考的根本性问题。各民族文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贡献出什么样的智慧,这是文学理论应该告诉我们的。
代云红
关键词:文艺学人类学转向文学人类学文学理论建设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西方文艺学视域中的理论思考及反省被引量:3
2011年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是针对文学研究或文学理论的危机而产生的,它为文学研究带来了知识变革和理论视野的更新。西方文艺理论家在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问题上已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它对于推动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西方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原因、理论思考及学术启迪性,并反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代云红
关键词:文艺学语言学转向人类学转向文学人类学
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中的理论问题及反思被引量:1
2012年
从神话维度、剑桥神话仪式学派和弗莱神话原型理论的关联性、还有方法论方面去探究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起点及其现代学术传统,是中国学术界在探讨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问题中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既造成了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人类学"多元性研究的遮蔽,也造成了介绍台湾"文学人类学"研究状况时的某种"偏狭性"认识。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问题的探讨内蕴着"文学人类学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对"文学人类学"的内涵做出较充分地解释,才能最大限度地划定其对象、疆域及范围等,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的问题才能够在逻辑上自洽,理论上被言说,被讨论。这就须注意"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生成的思想史语境。
代云红
关键词: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
台湾矮黑人祭——探寻海岛神话历史的开端被引量:1
2012年
矮黑人是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第一批移民之后裔吗?为什么他们的足迹遍及印度洋和东南亚,却在台湾岛上最终绝迹了呢?台湾诸多原住民族都有关于矮黑人率先生活在这个岛屿上的神话传说,赛夏族至今还流行矮灵祭仪礼。矮黑人究竟是曾经发生在台湾的一段历史,还是莫须有的文学虚构呢?本着从文学中发现历史的认识原则,可从神话和仪式的背后复原出失落的历史信息,证明矮黑人事迹并非虚构。
叶舒宪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神话
文学人类学的当代诉求被引量:1
2011年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需要具有超越和整合功能的新的研究范式和批评方法对其作出阐释,而文学人类学应运而生、发展正当其时。文学人类学在充分关注民间文学、活态文学、传统文学的同时,必须面对而不回避正在嬗变的当代人类文学现象,对其进行独特的"发现"和解释,才能在批评实践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转换文学的研究范式。
程金城王明博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人类学
论维柯思想体系的继承性与原创性被引量:1
2011年
维柯的思想体系与许多思想家有复杂的联系,也有鲜明的原创性。维柯在对柏拉图等多位思想家的批判继承中形成独特的"天神意旨"观念;在反驳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新科学"。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提出"诗性智慧"的概念,形成和实践了文化诠释的原则,且触及到美学、文学艺术的核心;在对格劳秀斯思想的批判继承中,既注意到文化多样性,且形成一种文化整体观,成为文化人类学的先驱。维柯的思想为当代跨学科文化研究、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美学思潮及当代中国文艺学建设都提供了思想资源。
叶淑媛
关键词:维柯文化研究
华夏神话天文学与中国叙事学——基于三部叙事学著作的再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当代叙事研究的重要发展在于:第一,破除"时间"的优先性,重新审视"空间叙事"问题;第二,加强叙事学与文化分析的研究;第三,在中西比较文化视阈中发掘中国叙事学的本土文化内涵与表现特征。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杨义的《中国叙事学》,张世君的《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三部著作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表明,中国叙事学具有在时-空一体中重视空间表现的文化特征。具体来说,蒲安迪认为,西方叙事学的特点是"叙述性+时间化",中国叙事学的特点是"非叙述性+空间化";杨义指出,中国叙事文学特征呼应着中国文化的"天人之道",具有深刻的宇宙学意蕴和哲学思想;张世君指出中国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多取自于建筑学术语,深受中国礼经建筑空间思维的影响。从文学人类学"大/小传统"新视野进一步追溯中国叙事学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我们会注意到,华夏神话天文学深远影响着中国的时-空文化、时-空哲学、时-空礼俗,决定着中国叙事文类的文化心理、思想意蕴与表述方式。华夏神话天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源,也是中国文化及文学之根本,它理应成为探究中国叙事文化的基础或出发点,走向文学人类学也应成为中国叙事学的发展趋向之一。
代云红
关键词:中国叙事学文学人类学
论“N级编码理论”的思想内涵、理论要义及问题被引量:5
2013年
"N级编码理论"体现了叶舒宪试图把"四重证据法"的共时性理论体系进行历时化的生成性表述的理论诉求。把"N级编码理论"与神话"置换变形"理论、后现代"互文性"理论以及类型学等理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N级编码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义,对于文学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阐释效力。当然,目前它在理论建构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代云红
关键词:四重证据法互文性类型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