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3003)
- 作品数:2 被引量:79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闯张红志关莹张可戴建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模式的比较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分步设计和直接子野优化是设计静态调强放疗计划的两种模式,本研究比较两种计划模式的特点。方法采用两种模式分别设计10例前列腺癌和10例鼻咽癌患者的调强计划。在射野方向和优化条件相同、最终目标函数值相近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设计模式下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子野数、机器跳数(MU)、以及治疗时间。结果两种计划设计模式制定的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剂量分布基本一致,DVH相似。与分步设计模式相比,直接子野优化模式使前列腺癌计划的子野数减少34%,MU减少23%,治疗时间缩短32%(即3.5 min);在鼻咽癌计划中,使总子野数减少59%,但MU增加9%,节省治疗时间49%(即13.8 min)。结论与分步模式相比,直接子野优化模式可显著减少子野数目,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机器磨损。但该模式MU的变化与治疗部位有关。
- 关莹戴建荣金大伟章众
- 关键词:调强放射疗法前列腺肿瘤鼻咽肿瘤
-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被引量:70
- 2004年
- 目的建立针对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剂量学验证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的剂量验证共有3个测量项目一是采用小灵敏体积的电离室在仿人形模体中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一般是射野等中心点)的绝对剂量,二是采用胶片测量一个治疗计划的所有射野在仿人形模体内形成的复合剂量分布,三是采用胶片或半导体探测器阵列在干水模体中测量单个射野的强度分布。由于完成全3个测量项目占用机器的时间过长,实际操作时采用自适应的方式,即首先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的绝对剂量,如果剂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不再进行其他的测量;如果剂量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则增加两个电离室测量点,并采用胶片测量横断面的剂量分布和(或)射野强度分布。结果93%患者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调整铅门位置或完全重新设计。87%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对射野机器跳数进行修正;修正系统误差后,有96%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建立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方法,这种方法随着设备条件的改善和经验的积累还会进一步完善。针对患者的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 戴建荣胡逸民张红志关莹张可王闯
- 关键词:射野剂量学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