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BR2008057)
- 作品数:12 被引量:88H指数:6
- 相关作者:方斌杨叶陈旻吴金凤雷广海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江苏省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变异分析被引量:38
- 2010年
- 为进一步缩小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性经济发展群的差距,加速苏北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分区域对江苏省的经济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99-2007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采用GIS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并利用库兹涅茨曲线作比对。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大小基本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2)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大的一致性;(3)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力大;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力更依赖于城市化的强势;(4)发达地区人口聚集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区则相反。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3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 方斌吴金凤孟颖
- 关键词:库兹涅茨曲线
- 农地集中经营与粮食安全的辩证分析——走出农地集中的误区
- 2009年
- 农地适度集中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却存在双面性。文章分析了农地集中经营方式及机械化生产等措施对实现粮食安全的可能性。并从推进粮食三种补偿制度、永久性基本农田建设制度、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农田产能培植等方面提出促进粮食安全的配套机制。
- 方斌陈旻杨叶
- 关键词:粮食安全公司+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浦江县作物养分投入的合理性分析
- 2010年
- 运用TechnoGIN对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养分投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echnoGIN是较好的测算农业投入产出的工具,其测算结果与精细养分管理技术所需的养分投入对指导未来的区域规模化农业生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浦江的养分投入看,其蔬菜和水果的养分投入都较大,说明仅依赖于农民无限制地加大对经济作物的养分投入来不断刺激作物产量的增长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运用TechnoGIN模型可测算出作物养分的主要流向、损失数量,由此可计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养分利用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在减少养分投入的情况下,不仅能满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养分需求,还能将养分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减少养分对环境的危害。
- 赵秋兰方斌
- 关键词:作物养分
- 长三角地区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变异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仍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太湖地区10个城市发展趋于稳定,并带动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强的相关性,太湖地区的经济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好,而与之距离越远的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弱;前者的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后者受城市化的强力推动更多;前者产业结构已日趋成熟,推动人口集聚和高层次人才的增多。研究认为,后者还应从提高区域市场化指数入手,强化产业、人才、资金的市场化推动,及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出台激励性政策,促进长江以北地区和钱塘江以南地区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 方斌吴金凤王波
-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社会责任价值补偿研究
- 【研究目的】量化区域耕地保护的社会责任价值补偿,矫正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损失。【方法】选取人均GDP等五个主要经济发展水平作参照,进行相关性研究,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单位面积耕地社会责任价值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在95...
- 方斌王波
- 关键词:耕地
- 文献传递
- 江阴市和兴化市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量被引量:7
- 2010年
-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量化的理念与方法。研究方法:利用自然增长法、趋势外推法、灰色模型法、极值标准化法、生物丰富度指数法、植被覆盖指数法等计算江阴市和兴化市耕地经济价值,并建立模型核算两市间因耕地易地补充而产生的经济补偿额。研究结果:耕地的完全经济价值可以从资源、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等几个方面考察。由此得出,2010—2015年江阴市应补偿给兴化市的耕地保护价值由887464.25元/hm2增长到1452447.81元/hm2。研究结论:研究根据耕地易地补充行为对经济、资源和生态产生的影响,对耕地易地补偿价值作了理论测算,并对今后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计算方法提供了参考。
- 方斌郝虑远杨叶
-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区域资源
- 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分析
- 2010年
- 城市化、工业化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大了贫富差距。为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新定位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明确政府未来农业的职责,对协调当前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文章研究阐述了构建粮食安全工程、"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对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点理念,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 方斌胡一琦吴金凤
- 关键词:农业发展社会责任生态效益
- 浦江县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非线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以浙江省浦江县农作物种植的现状规模为基础,以农户农业生产调查和统计年鉴为样本数据,以规模农业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工具,构建浦江县农业种植的最佳稳定性参数,并根据浦江县在全省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其区域优势,认为该地区完全具有规模经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利用该模型得出在其粮食自给率达到80%以上时,其整体经济收益与粮食自给率并不呈完全负相关,可以通过对其水稻、蔬菜和以葡萄为代表的水果的种植规模进行调整,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模拟结果还显示,在粮食自给率达到85%时,水稻、蔬菜、葡萄理论最优种植面积为13502 hm2、1570 hm2、628 hm2。
- 方斌丁毅
- 关键词:规模化农业生产资源优化
- 无锡市现代农业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8
- 2009年
-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因而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以便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进行评定并指导现代农业建设实践。该评价体系由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3个方面构成,并以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同时,以无锡市现代农业发展为实例对指标进行赋值。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市现代农业正处于程度较高的发展期,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提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应对措施。
- 相广芳陈旻雷广海方斌
- 关键词:现代农业
-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被引量:6
- 2010年
- 通过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探讨其对区域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为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引入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对权重和分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如东县2000年土地整理规划的环境效应分值为57.986,而通过整理规划后,到2010年可提高13.291,达到71.277。这说明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对于如东县这样具有一定的后备资源的区域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 赵秋兰方斌杨叶
-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