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880115)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梅安洪涛任锐傅金兰更多>>
- 相关机构:枣庄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区在特殊需要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的特殊机理实践探论被引量:2
- 2017年
- 特殊需要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支持系统是不完整的、断裂的,运用何种资源、通过哪些力量进行弥合成为我们探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梳理、确立社区在特殊需要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拉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探索出一条特殊儿童社区教育发展道路,使特殊需要儿童得到最适当的帮助,赢得尊严与公平。
- 朱梅任锐
- 关键词:特殊需要儿童社会支持系统
- 性别公正与教育承认
- 2014年
- 普遍的性别规制与偏见所引起的性别不公正会导致性别尊严伤害与性别刻板印象等后果,这种由性别偏见而产生的社会歧视与主体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相关。社会歧视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限制了个人的自主发展。承担着个体社会化重要功能的学校场域,目前存在性别尊言伤害、性别刻板印象等性别偏见,这将严重阻碍男女两性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性别公正教育应该从承认并接纳性别差异开始,进行对话沟通,以消解性别歧视。
- 傅金兰
- 关键词:性别公正
- 论幼儿园课程的女性文化取向:教育公平视角
- 2015年
- 幼儿教师性别职业隔离的现实使幼儿园课程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女性文化的色彩。针对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对社会不公平机制的复制现象,文章以平等的自由主义公平视角审视幼儿园课程的女性文化特质,分析了女性教师主导下的幼儿园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活动组织、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 安洪涛
- 关键词:教育公平幼儿园课程女性文化教育补偿
- 论社区活动对残障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补偿性教育功能被引量:2
- 2015年
- 在残障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社区活动能够为其提供亲历生活实践的机会,创设生命互动的情境,展现生活的现实任务,帮助他们在与他人、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中,发展出积极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文章基于阿德勒的补偿理论,重点分析了社区活动在残障儿童社会兴趣、情感与情绪、生活风格方面的促动作用。
- 安洪涛朱梅
- 关键词:残障儿童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