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052005AA401C44)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学雷宁龙梅肖锐尹发能余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洪湖湿地恢复中的生态水位控制与江湖联系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江湖阻隔造成洪湖湿地生态系统呈现出退化态势。维系洪湖湿地生态功能需要一定的水量与适宜的湖泊生态水位。根据洪湖湿地的综合生态功能对湖泊水位的不同要求,确定了洪湖合理的生态水位,以作为科学调度控制水位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有机的江湖联系机制,合理而科学地调节洪湖与长江的关系,有利于恢复洪湖湿地生境,保护流域内生物多样性。
- 王学雷宁龙梅肖锐
- 关键词:湿地生态水位
- 洪湖湿地最低生态水位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湖泊形态法、生态水文法、天然水位资料法和生物最小空间需求法等4种方法分别计算了洪湖湿地最低生态水位,计算结果分别为23.8 m2、3.64 m2、3.24 m和23.5 m。通过对4种计算方法和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由生态水文法确定的洪湖最低生态水位23.64 m比较合理,且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洪湖逐月最低生态水位,分别为23.69 m,23.64 m,23.69 m,23.63 m,23.69 m,23.89 m,24.57 m,24.89 m,25.00 m,24.63 m,24.16 m,23.86 m,这些水位值可以为洪湖湿地分时段水位调控提供参考。
- 宁龙梅王学雷
- 关键词:最低生态水位计算方法
- 湖北省平原湖区粮食安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从粮食生产的条件和现状、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分别对湖北省平原湖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从粮食生产任务,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以及合理调整农业结构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平原湖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 李涛王学雷蔡述明宋岳军余璟
- 关键词:平原湖区粮食安全
- 大九湖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不可多得的亚高山沼泽泥炭湿地,具有独特性、稀有性.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遥感为主要手段,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其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湿地恢复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方案.
- 尹发能王学雷余璟
- 关键词:土地利用湿地恢复
-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湖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对四湖流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分别计算得到湖泊、人工水面和城镇的阻力面,从而对湖泊、人工水面、水田、旱地和城镇等景观要素的面积和具体分布做出相应规划。
- 尹发能王学雷
- 关键词: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
- 宜昌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Markov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宜昌市1996-2004年连续清查的第一手土地利用资料,用马氏链模型确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概率.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所有可能的模型,用这些模型对200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进行预测,把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比较,进行误差分析,用误差率最小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对宜昌市未来几年的土地利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当前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正处于一种耕地逐渐减少,居民点、工矿用地逐渐增加的变化状态,而且这种变化将持续很长时间.
- 李涛李涛王学雷蔡述明
- 关键词:MARKOV土地利用
- 基于TM影像的湿地格局变化空间分析--以洪湖市为例被引量:5
- 2008年
-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1991年、1995年、2001年的TM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洪湖市湿地类型,并通过GIS空间分析计算洪湖市各类型湿地变化的紧凑性指数和熵.结果表明各类湿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湖泊、河流的面积减小,并且湖泊的紧凑性指数较大,反映出湖泊减少的速率很快.3年间各类型湿地的平均熵值有所减小,这说明洪湖市湿地正朝着集中化的分布方式发展,这是人为干预湿地所造成的结果.
- 肖锐王学雷杨小琴王慧亮
- 关键词:湿地变化RSGIS空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