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了四川省资中县金李井镇碾盘山村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J2s1)中的12个恐龙足迹,将其鉴定为船城足迹属(Chuanchengpus ichnogen Young et Young,1987),命名为圣灵山船城足迹(Chuanchengpus shenglingshanensis ichnosp.nov.)一新种。新种的特征为:个体小,无前足足迹,但具尾迹。足迹长7.2cm,宽8.7cm。两足行走,三趾型,趾行式。Ⅱ趾和Ⅳ趾较短,呈椭圆形。Ⅲ趾粗长,呈长椭圆形。趾间角为Ⅱ29°Ⅲ27°Ⅳ。足长与足迹复步长之比为1∶6.6。行迹呈直线,步角度为155°。对船城足迹属的分类位置进行了修订,认为应将其归属于虚骨龙次亚目(Infraorder Coelurosauria)的安琪龙足迹科(Ichonofamily Anchisauripodi-dae)。
记述了四川会理下侏罗统益门组的蜥脚类化石。经研究,将化石归于马门溪龙科,建立新属新种何氏通安龙Tonganosaurus hei gen.et sp.nov.。通安龙具有进步蜥脚类的特点:颈椎细长、荐前椎发育侧凹、前肢较长,为后肢的0.80等;同时,通安龙也具有原始蜥脚类的特点:脊椎骨组织坚实不中空、肱骨和股骨骨干粗而圆。从国内外已有的资料看,原始蜥脚类主要发现于侏罗纪早期,而进步蜥脚类则主要发现于侏罗纪中晚期。由于通安龙兼具原始蜥脚类和进步蜥脚类的特点,且时代为早侏罗世,因此,通安龙化石材料的发现对中国西南地区早期蜥脚类的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新观察和修订发现于四川资中县金李井镇碾盘山村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中的碾盘山金李井足迹(Jin-lijingpus nianpanshanensis Young and Young,1987),将其归属于实雷龙足迹属,种名保留,更名为碾盘山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nianpanshanensis comb.nov.)。新足迹种的特征为:足迹长大于足迹宽,行迹1的足迹长39.8cm,足迹宽33.7cm,行迹2的足迹长26cm,足迹宽24.2cm。足迹深度在2.5—3.0cm之间,无前足迹,两足行走,三趾型,趾行式,趾端具爪,Ⅲ趾最长。两条行迹的趾间角分别为Ⅱ25°Ⅲ33°Ⅳ和Ⅱ29°Ⅲ30.6°Ⅳ。单步长与足迹长之比为2.5,行迹外宽与足迹宽之比为1.5,复步角约为160°。从足迹的形态、大小和深度以及行迹的方向和速度来看,这两条行迹的造迹恐龙之间可能有某种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