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局课题(201003080)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易细香傅培徐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新生血...
  • 1篇体腔
  • 1篇晴明
  • 1篇晴明穴
  • 1篇注射
  • 1篇网膜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视网膜
  • 1篇玻璃体
  • 1篇玻璃体腔
  • 1篇川芎
  • 1篇川芎嗪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1篇徐敏
  • 1篇傅培
  • 1篇易细香

传媒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眼部不同方式注射川芎嗪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抑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寻找局部注射川芎嗪的最佳方式。方法将90只C57BL/6J幼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A组)、太阳穴穴位注射组(B组)、睛明穴穴位注射组(C组)、玻璃体腔注射组(D组)、鼠尾静脉注射组(E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建立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他组分别取穴位注射、鼠尾静脉注射、玻璃体腔注射川芎嗪,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和比较注射后各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结果 (1)血清VEGF含量:B、C、D、E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2)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A、B、C、D、E组均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发生率为100%。B、C、D、E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别与B组、D组、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川芎嗪能有效抑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川芎嗪太阳穴穴位注射为局部无创注射的最佳选择。
易细香徐敏傅培
关键词:川芎嗪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晴明穴玻璃体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