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7B01)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波孙岩孙光祖郭怡璠杨淑萍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修复。综述了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主要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植物DNA损伤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朱彩霞古佳玉邵群王晶刘录祥
- 关键词:DNA双链断裂KU蛋白
- 春小麦空间诱变SP_2的SSR标记变异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为了考察空间搭载对小麦的诱变效果,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小麦品系为试材,对SP2的DNA分子标记突变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种突变类型:扩增片段增多、扩增片段减少和扩增片段长度有差异。出现的单一突变类型居多,在同一品系的个体上同时出现多类型突变的情况很少。突变频率在供试的品系之间以及SSR染色体位点都存在差异。该研究又以7个EST-SSR标记对上述SP2个体的扩增结果显示,与一般的SSR位点相比,EST-SSR标记检测到的突变类型单一,仅有"扩增片段增多"一种类型,且突变频率普遍较低,大部分基因位点无突变发生。表明空间搭载对小麦基因组产生的诱变主要发生在重复序列区,基因表达区相对较少。
- 郭怡璠张宏纪孙岩刘东军宋波王广金杨淑萍郭强闫文义孙光祖
- 关键词:空间诱变春小麦SSR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