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GXNSFA013042)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小鹏王琳琳梁杰珍韦小杰唐海梅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松脂
  • 2篇油茶
  • 2篇枞酸
  • 2篇微波
  • 2篇活性炭
  • 2篇甲醇
  • 2篇催化
  • 1篇动力学
  • 1篇一步法
  • 1篇一步法制备
  • 1篇油茶种子
  • 1篇脂肪酸
  • 1篇质谱联用
  • 1篇中孔活性炭
  • 1篇色谱
  • 1篇生物柴油
  • 1篇松节油
  • 1篇碳酸
  • 1篇碳酸二甲酯
  • 1篇镍催化

机构

  • 9篇广西大学

作者

  • 9篇王琳琳
  • 9篇陈小鹏
  • 8篇梁杰珍
  • 3篇韦小杰
  • 2篇龙柳锦
  • 2篇黄伟
  • 2篇唐海梅
  • 2篇蔡美莲
  • 1篇陈建云
  • 1篇王惠莹
  • 1篇梅瀚云
  • 1篇童张法
  • 1篇陈远萍
  • 1篇陈毓静
  • 1篇王海伶
  • 1篇谢丹丹
  • 1篇李莹
  • 1篇陈献锟
  • 1篇曾玲玲
  • 1篇杨金银

传媒

  • 3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临界甲醇与松脂反应动力学被引量:2
2013年
在温度583~623 K、压力9.2~12.1 MPa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在线采样实验装置进行超临界甲醇与松脂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一套超临界甲醇与松脂反应动力学实验方法,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在线跟踪测定反应体系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按照物质结构和动力学相近原则划分复杂反应体系的集总组分,构建了超临界甲醇与松脂集总反应网络。以Matlab和Origin软件估算了动力学模型参数,得到单萜化合物脱氢、加氢、裂解,树脂酸酯化和裂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17.38、76.56、67.62、153.74和126.05 kJ mol 1,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王琳琳黄伟陈小鹏梁杰珍蔡美莲谢丹丹
关键词:超临界甲醇松脂反应动力学
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以枞酸为模型化合物、枞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采用基团贡献法对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473~653K、0.1~20MPa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以及反应平衡常数,探讨了温度与压力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焓变为-46.31~-10.10kJ.mol-1,枞酸与甲醇的甲酯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Gibbs自由能变为-53.26~-25.49kJ.mol-1,反应为自发过程;标准压力下反应平衡常数为136.32~748.89,5~20MPa下反应平衡常数为(1.1×104)~(3.2×104)。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超/亚临界甲醇与枞酸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分别为85.94%~94.89%、73.80%~81.20%,实验结果与基团贡献法热力学计算值相一致。
王琳琳陈建云梁杰珍陈小鹏陈远萍唐开韦
关键词:枞酸甲醇基团贡献法热力学
广西河池、百色和梧州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测定被引量:18
2011年
选取广西油茶重点产区河池、百色和梧州的主要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岑溪软枝油茶及大果红花油茶的种子为原料,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油茶种子的油脂及测定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油茶籽油试样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种子出仁率为53.29%~68.91%;干籽含油率为47.05%~59.51%;GC-MS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单不饱和酸含量为72.91%~80.11%,其中河池巴马软枝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80.11%,主要成分是油酸;多不饱和酸含量为5.85%~9.14%,其中梧州岑溪软枝油茶籽油的多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9.14%,主要成分是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62%~17.95%,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同时,广西油茶籽油中含有少量的9,10-环氧-十八碳烷酸尚未见报道。
陈毓静王琳琳陈小鹏李莹
关键词:油茶含油率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面积校正归一法定量分析枞酸、长叶烯和碳酸二甲酯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GC-1102型气相色谱仪,以长叶烯为基准物,运用修正面积归一法对枞酸、长叶烯和碳酸二甲酯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枞酸、碳酸二甲酯对于长叶烯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分别为2.6349和3.8827;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并进行了回收率实验,三种成分的最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0%;枞酸、长叶烯和碳酸二甲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5.35%、93.09%和99.90%;比较了面积归一法与修正面积归一法分析结果与标样的相对偏差,二者的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的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213.48%和1.64%。
梅瀚云陈小鹏王琳琳梁杰珍王海伶王惠莹
关键词:枞酸长叶烯碳酸二甲酯
微波-磷酸一步法制备油茶果壳基活性炭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获得农林废弃物油茶果壳制备活性炭的新方法,以磷酸为活化剂,微波内热方式进行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油茶果壳基活性炭的研究,考察了原料粒度、浸渍比、磷酸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浸渍时间对活性炭碘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自制油茶果壳基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了茶油毛油脱色。结果表明,油茶果壳基活性炭制备的适宜条件为:原料粒度0.25~0.38 mm,浸渍比1∶2,磷酸浓度60 wt%,微波时间18 min,微波功率700 W,浸渍时间20 h,在最适宜条件下所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 169.69 m2/g,脱色茶油的色泽为罗维朋色号黄(Y)11和红(R)1.0,符合国标油茶籽油GB/T 11765-2003对一级油品的色泽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油茶主副产业链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龙柳锦王琳琳陈小鹏梁杰珍韦小杰唐海梅
关键词:活性炭微波辐射
酸改性膨润土催化松脂反应机理及其产物特性
2012年
以松脂为原料、酸改性膨润土为催化剂进行松脂催化反应及其产物特性研究。采用XRD和IR技术对原土和酸改性膨润土进行表征,探讨催化活性机理。利用GC-MS分析方法确认反应体系组成,反应产物挥发油的主成分为对伞花烃,其他成分为对孟烯、异莰烷和紫罗烯等;反应产物非挥发油主要由芳香烃、烷烃、环烯烃、酮类及酯类组成;反应历程及机理的初步探讨显示萜烯部分主要发生异构、歧化和重排等反应,树脂酸部分的反应主要包括脱羧、脱氢、碳-碳键、碳-氢键断裂和分子重排等;松脂非挥发油主要性能指标基本达到相关的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标准。
王琳琳陈小鹏曾玲玲梁杰珍韦小杰
关键词:松脂催化反应机理
油茶壳基中孔活性炭的表征与孔结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以广西百色油茶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分别采用马弗炉加热和微波加热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了油茶壳基中孔活性炭,测得其碘、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969.87mg·g^-1、279.55 mg·g^-1和1015.34mg·g^-1、225.56 mg·g^-1。使用物理吸附仪在77.4 K下测定其N2吸附-脱附等温线,相对压力在0.4~1,氮吸附曲线具有明显的脱附滞后环。采用αs-plot法研究孔结构,BET法与BJH法计算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中孔率分别为75.3%、84.3%,孔径集中分布在1.4~5 nm。探讨了微波活化对活性炭孔结构的形成的影响,认为与传统活化相比,微波活化活性炭所含口小腔大型孔更多。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了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王琳琳龙柳锦陈小鹏梁杰珍唐海梅杨金银
关键词:活性炭微波孔结构
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松节油加氢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以提升管催化裂化(FCC)废催化剂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镍催化剂,并对其进行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利用FYX-2G型永磁旋转搅拌反应釜在温度383 K、压力2 MPa和搅拌转速260 r/min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对松节油加氢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应用GC-MS和GC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加氢反应1.5 h的反应产物主要组分有顺、反-蒎烷、对伞花烃和未反应完全的蒎烯,产物中蒎烷顺反比为19.2∶1;以焙烧前后的FCC废催化剂为载体负载镍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的蒎烯转化率分别为95.9%和98.2%,蒎烷顺反比分别为21.4∶1和21.1∶1;而以新鲜FCC催化剂为载体负载镍催化松节油加氢的蒎烯转化率为60.3%,蒎烷顺反比为24.7∶1;催化剂适宜制备条件:FCC废催化剂经723 K焙烧后负载镍,负载量为20%,焙烧及氢气还原温度为723 K,时间为3 h。
陈献锟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韦小杰童张法
关键词:FCC废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松节油加氢蒎烷
松脂基生物柴油制备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优化超临界甲醇与松脂制备松脂基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以松脂酯化率和蒎烯转化率为指标,考察了松脂与松节油质量比、松脂与甲醇质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松脂酯化率、蒎烯转化率的影响,经优化筛选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松脂与松节油的质量比为10∶8,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为4.0 h,松脂与甲醇质量比为10∶7,松脂酯化率和蒎烯转化率分别为94.68%、99.71%;并对反应产物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得到结果:酸值为4.06 mgKOH/g,密度(20℃)为956 kg/m3,黏度(40℃)为9.421 mm2/s,灰分为0.001%,十六烷值指数为32,硫含量为0.016%,闪点为47℃,产物理化性能与柴油理化性能相近,与0#柴油复配后其主要理化性能指标达到现行轻柴油国家标准技术要求。
黄伟王琳琳陈小鹏梁杰珍蔡美莲
关键词:松脂生物柴油最佳反应条件均匀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