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B007)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顾晓明黄大军谭学林苏家秀海梅荣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粳稻
  • 4篇粳稻
  • 3篇高产
  • 2篇滇型
  • 2篇滇型杂交粳稻
  • 2篇制种
  • 2篇制种技术
  • 2篇高产制种
  • 2篇高产制种技术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杂交粳稻组合
  • 1篇同核异质
  • 1篇粳稻不育系
  • 1篇光合特性
  • 1篇繁殖
  • 1篇繁殖技术
  • 1篇高产繁殖
  • 1篇高产繁殖技术

机构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禾朴农业...

作者

  • 2篇黄大军
  • 2篇顾晓明
  • 1篇李伟华
  • 1篇徐津
  • 1篇王婷
  • 1篇海梅荣
  • 1篇苏家秀
  • 1篇谭学林

传媒

  • 2篇种子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原优质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34高产制种技术
2013年
介绍了亲本H 479 A和南34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域和安全齐穗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培肥父本,合理的田间栽培调控,建立父母本的双强群体,增加母本有效穗和颖花数;提高花遇优度,实现田间花粉密度均匀分布;适时适量喷施"920"是滇禾优34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程贤宇板自兵王存李明声周永玲刘贤芳王志顾晓明黄大军
关键词:杂交粳稻制种技术高产
同核异质滇Ⅰ型粳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滇Ⅰ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Ⅰ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及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在3个叶位上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间的这种显著差异为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基础。同一叶位上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除SPAD值外,其他光合参数值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育系的SPAD值显著大于保持系。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是粳稻提高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滇I型细胞质对光合作用没有负效应;利用滇I型细胞质转育的不育系的叶绿素含量很可能有所提高。基于剑叶光合参数值对保持系及不育系的聚类,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分别分为高和较低光合速率的类型。本研究为滇I型不育系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可作为杂交粳稻高光效的理论参考。
苏家秀谭学林徐津李伟华海梅荣王婷
关键词:同核异质不育系保持系滇型杂交粳稻
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A高产繁殖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合系42 A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的滇Ⅰ型不育系;本文介绍了合系42 A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繁殖地域和安全齐穗期,培肥父本、增加父本花粉量,提高母本单株成穗率和单穗颖花数,适时适量喷施"920",严格隔离和去杂去劣是提高繁殖产量和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
程贤宇陈建云刘贤芳王志顾晓明黄大军
关键词:杂交粳稻不育系繁殖技术高产
杂交粳稻组合滇禾优34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杂交粳稻组合滇禾优34亲本的特征特性,基于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滇禾优34的高产制种技术。
邓承勇李惠平板自兵
关键词:杂交粳稻制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