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0309)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0309)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欧先交杜恕环温小浩牛东风李保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地质时代
  • 1篇东江流域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晚更新世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分布
  • 1篇粒度分析
  • 1篇流域
  • 1篇化石
  • 1篇更新世
  • 1篇古生态
  • 1篇干旱
  • 1篇干旱环境
  • 1篇哺乳动物
  • 1篇哺乳动物化石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2篇李后信
  • 2篇李保生
  • 2篇牛东风
  • 2篇温小浩
  • 2篇杜恕环
  • 2篇欧先交
  • 1篇张韦
  • 1篇邱世藩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岭南东江流域MIS2阶段红色沙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南岭以南东江流域临江地层剖面LJ3层位是一套红色沙质沉积物,经TL年代测定其形成于(9 500±800)—(19 600±1 800)a BP的MIS2阶段。根据对该层16个样品(LJ3-100到LJ3-85)的粒度分析结果,发现:①各个粒组配置给不同样品具有大致相同的含量;②)Md、Mz、σ、Sk和Kg从LJ3-100到LJ3-85摆动在一个狭窄的区间;③诸样品在概率累积曲线上的各个段落以基本相同的斜率平行延展。经研究,这三个方面都共同的反映了LJ3的风成特征。据此认为,该层是发生在岭南MIS2阶段内的红色沙质沉积物,反映了当时干旱的气候。
杜恕环李保生温小浩李后信牛东风欧先交邱世藩
关键词:东江流域粒度分析干旱环境
岭南东江流域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新发现被引量:9
2007年
近年在南岭以南的广东东江流域河源地区东源县上莞镇的碧寿洞中发现较丰富的古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鉴定为6个目5属5种,称之为碧寿动物群。根据碧寿动物群指示的古生态、化石层位、热释光测试结果和生物地层对比初步认为,该动物群与西江流域的罗沙岩动物群一样,都属于晚更新世时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生活在MIS5a时的间冰期,但罗沙岩动物群的时代略早,为(79.0±15)kaBP,而碧寿动物群则存在于末次冰期/末次间冰期之交的MIS5a之末叶。此动物群为广东东江流域历年首现,代表了当时的热带北缘森林草原的自然环境。
李保生边戈果张韦温小浩牛东风杜恕环李后信欧先交
关键词:古生态地质时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