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731136-2)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莉张滋林范毅张鲁豫林志灿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树龄杏麦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揭示在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龄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时序动态,调查发现在幼龄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61科189种,老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59科192种,老龄不间作杏园有节肢动物12目46科120种,同翅目昆虫为优势种,是主要的植食性类群,间作小麦的老龄杏园比幼龄杏园聚集着较为丰富的物种。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关,并受间作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各亚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杏园间作小麦可以增加杏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张滋林赵莉范毅张鲁豫贾晓江
- 关键词:树龄节肢动物多样性
- 几种药剂防治吐伦球坚蚧若虫的药效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在介壳虫若虫孵化涌散期用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混剂4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6天防效均达94%以上;在介壳虫二龄若虫越夏期用滴一滴、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绿颖矿物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9天,滴一滴、蚧虫毒乳油防效可达98%,施药后第21天吡虫.噻嗪酮悬浮剂、绿颖矿物油的防效分别可达93.13%,76.55%。
- 张滋林赵莉张鲁豫李军如李炳均
- 关键词:若虫药效
- 不同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的防效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在杏树树体流动花芽膨大前,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体背开始产生蜡丝时,筛选出合适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方法】用20种药剂对介壳虫若虫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并选择室内防效好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筛选出16种药剂,在药后第6 d其防效都大于90%,选择了其中11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后12 d顺式氯氰菊酯1 500倍+甲维盐2 500倍混剂、蚧必治1 000倍液、金速扑杀+3%0#柴油及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3%0#柴油防效均可达97%以上;毒死蜱+3%0#柴油、蚧虫毒1 000倍液、8Be石硫合剂、滴一滴8 000倍液、阿克泰4 000倍液的防效也可达94%以上。【结论】11种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张滋林刘长月赵莉张鲁豫薛鹏买提热依木.克热木
- 关键词:田间防治
- 杏多毛小蠹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
- 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 Musayawa广泛分布于新疆杏树种植区,其为害日趋严重,已严重威胁到了新疆杏子产业的健康发展。自2008~2009年我们以轮台县为试验基地,采用系统调查结合网室饲养,查清多...
- 赵莉张鲁豫张兹林林志灿李炳均王华范毅李军如
- 关键词:郭公虫
- 文献传递
- 轮台县杏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系统观察研究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 Murayama)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野外调查、网室饲养与室内观察相结合。【结果】多毛小蠹在轮台县1年发生3~4代,以老龄幼虫在被害部树皮下越冬,世代重叠严重。3月底、4月初始见成虫,侵入诱木、衰弱木或风倒木交配产卵,其各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上旬。完成1个世代需46~62 d,主要以幼虫在树皮内危害致使枝干枯死。【结论】多毛小蠹以越冬代成虫羽化较为整齐,是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时期,该研究可为其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张鲁豫赵莉李军如张滋林林志灿范毅
- 关键词:杏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
- 轮台县杏树小蠹虫天敌种类及小蠹蒲螨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探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野外对小蠹虫天敌种类调查,发现其主要天敌种类有郭公甲(Clerus dealbatus Kraatz)、小蠹蒲螨(Pyemotes scolyti Oudemans)、果树四斑金小蜂(Cheiropachus qucdrum Fabricius)、白翅啄木鸟(Dendrocopoleucopterus)等。在对小蠹蒲螨进行寄生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6~29℃条件下,小蠹蒲螨完成1代需7~14d,单头膨腹体产螨量为(60.6±3.8)头,其中雌性占产螨总量的93.7%~98.0%,在杏园内释放小蠹蒲螨,多毛小蠹的寄生可达48.0%。
- 张鲁豫赵莉范毅李炳军任金龙张磊
- 关键词:多毛小蠹天敌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