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GCEA1124)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邓志辉马晓静陈梅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异常
  • 1篇遥感
  • 1篇震前
  • 1篇水汽
  • 1篇潜热
  • 1篇潜热通量
  • 1篇热通量
  • 1篇汶川地震
  • 1篇卫星遥感
  • 1篇M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陈梅花
  • 2篇邓志辉
  • 1篇马晓静
  • 1篇杨竹转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芦山地震、汶川地震与龙门山地区水汽异常
<正>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水汽动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前,龙门山地区大气相对湿度异常频次都出现了先逐年下降,然后快速回升的过程;下降时间较长,10年以上,上升...
邓志辉陈梅花杨竹转严兴邓远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2010年智利M_S8.8级地震前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研究了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及其强余震前出现了三次明显的潜热通量异常,第一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主震1个月前,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东南陆区,第二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主震前7天,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南的海域,呈北西向分布,指向俯冲带,第三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强余震前,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南的海域及北段俯冲带上;(2)相似于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前潜热通量的异常演化特征,潜热通量异常从弧后向俯冲带迁移,此次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首先出现在弧后火山活动强烈地区,然后迁移到海域俯冲带附近,可能反映了临震前的构造变形过程;(3)当陆区出现潜热通量异常时,同时也可见地表温度异常,但在海域出现潜热通量异常时,却未发现有地表温度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海域水的热容量较大,不易出现红外温度异常所致.
陈梅花邓志辉马晓静
关键词:地震异常潜热通量地表温度卫星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