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GG05165)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邵金陵韩迎星段清波李海涛孙伟刚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出土
  • 2篇遗址
  • 2篇遗址出土
  • 2篇颌骨
  • 1篇第三磨牙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牙合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牙颌
  • 1篇牙颌畸形
  • 1篇人颅骨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碳元素
  • 1篇陶窑
  • 1篇龋病
  • 1篇龋病研究
  • 1篇龋齿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陕西省考古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邵金陵
  • 2篇段清波
  • 2篇韩迎星
  • 1篇郭家平
  • 1篇万荣
  • 1篇孟勇
  • 1篇肖丹
  • 1篇王虎中
  • 1篇孙伟刚
  • 1篇李海涛
  • 1篇李霞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半坡新石器时代成人第三磨牙的萌出状况
2006年
李霞邵金陵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第三磨牙萌出成人骨骼标本碳元素
2000年前出土人颌骨的牙周病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调查距今2000年前人类牙周病状况,探寻人类牙周病的流行规律。方法:观察并统计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出土的104具人骨架全部2452个牙齿的牙周病患病情况。按个体的年龄分组,分别对牙周病患病率、罹患的牙位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该人群牙周病的平均患病率49.04%,其中30岁以上年龄组的牙周病患病率最高(76.19%)。在不同年龄组中,牙周病的患病率和患牙数占观察牙总数的比例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不同牙位牙周病发生率顺序为:M1>M2>P2>P1>M3>C=I2>I1。结论:牙周病在2000年前的人群中已广泛存在,其发病率较现代人高。
韩迎星邵金陵段清波孙伟刚
关键词:牙周病
秦始皇帝陵区陶窑遗址出土人颌骨的牙颌畸形状况
2007年
目的:调查距今两千年前人类牙颌畸形状况,探寻人类牙颌畸形的流行发展规律。方法:观察并统计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出土的113具人骨架的牙颌畸形情况。结果:该人群中错畸形的患病率为50.70%。在36个个体上存在着多种错类型,其中前牙深覆、后牙远中关系和后牙近中关系的患病率最高,均为18.31%。锁的患病率最低,为1.41%。有9.86%的个体牙列出现拥挤,4.22%的个体牙列出现稀疏。乳牙滞留、过小牙、多生牙的患病率分别是3.54%、4.42%、0.88%。有23.01%的个体发生先天性缺失牙,其中绝大多数为第三磨牙。结论:牙颌畸形在两千年前的人群中已广泛存在。当时人群错畸形的患病率同现代人群相比无明显的区别,但各类牙颌畸形的患病率大小及错畸形的构成比不尽相同。
韩迎星邵金陵王虎中郭家平段清波万荣
关键词:错牙合
西安市唐代遗址出土人颅骨标本的龋病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调查唐代遗址出土的人颅骨标本的龋病流行状况,为认识龋病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同一研究者采用同样的判断标准,观察并记录了西安市长安区唐代遗址出土的62具人颅骨全部631颗牙齿(均为恒牙)的龋病状况。计算了总患龋率及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不同牙位组研究对象的患龋率,并对不同研究对象患龋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共有39例标本患龋,患龋率为62.9%,龋齿率为14.6%。从龋患在牙面上的分布看,牙根面(颈部)龋最多,占全部龋患牙面的33.3%;其次为牙合面龋,占28.7%。从龋患在牙位上的分布看,龋齿率: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不同年龄组中男性与女性的龋齿率及总体龋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病在唐代已相当普遍,但其患龋率低于现代人。龋病患病率随着人类进化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高。
孟勇邵金陵李海涛肖丹刘呆运
关键词:龋齿龋失补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