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212003)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玉龙虞娜吴昌娟张玉玲范庆锋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保护地
  • 3篇渗灌
  • 3篇水肥
  • 3篇水肥耦合
  • 3篇节点渗灌
  • 2篇土壤
  • 2篇番茄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肥用量
  • 1篇盐量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土壤全盐量
  • 1篇土壤硝态氮
  • 1篇熵权
  • 1篇硝态氮
  • 1篇利用率

机构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玉龙
  • 4篇虞娜
  • 2篇范庆锋
  • 2篇张玉玲
  • 2篇吴昌娟
  • 1篇孙伟
  • 1篇邹洪涛
  • 1篇刘畅
  • 1篇袁静超
  • 1篇肖质秋
  • 1篇陈璟丽
  • 1篇高金虎
  • 1篇王猛
  • 1篇王芳

传媒

  • 3篇土壤通报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渗灌方法和氮肥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用保护地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节点渗灌与普通渗灌及不同氮肥用量对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保护地生产选择灌溉方法和确定适宜氮肥用量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灌溉方法为主区,氮肥用量为副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的计划湿润层深度、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等灌水参数相同,氮肥用量(N素)设0,75,225,375,525 kg.hm-2共5个水平。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各处理间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差异显著性,用土壤含水量剖面观测结果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渗灌、还是节点渗灌,黄瓜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均呈先增加、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以375kg.hm-2施氮处理最高,分别为82878.06kg.hm-2和104664.77kg.hm-2;但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节点渗灌处理的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渗灌。节点渗灌处理的黄瓜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较普通渗灌处理提高4.82%和60.98%。这是由于以不同灌溉方法灌水其土壤含水量剖面不同,黄瓜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不同,灌水后节点渗灌水分主要分布于15~25cm土层,而普通渗灌主要分布于25~35cm土层。保护地蔬菜栽培选用节点渗灌方法灌溉并进行灌溉施肥,能较好地发挥水肥耦合效应;节点渗灌与普通渗灌相比高产、节肥效果更好,且栽培黄瓜适宜施氮量以375g.hm-2为宜。
孙伟张玉龙虞娜刘畅
关键词:黄瓜节点渗灌氮肥用量氮肥利用率
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在保护地番茄水肥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2年
为了评价保护地水肥耦合效应,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通过5个评价指标对东北春夏季保护地小区番茄不同灌溉上限(6.3,10.0,15.8 kPa)和施肥量(高、中、低)处理的试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多指标多方案的水肥管理的评价,在评价中指标的选取和待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通过保护地水肥管理实例的评价,确定该研究水平下最佳的水肥管理模式为灌溉上限15.8kPa和高肥处理的组合。该评价方法模型计算简单,结果客观可信,适用性较强,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以应用到类似多指标多方案问题的评价。
虞娜吴昌娟张玉玲邹洪涛范庆锋张玉龙
关键词:熵权TOPSIS模型保护地番茄
保护地节点渗灌控制上限组合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保护地番茄栽培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比较灌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对不同灌溉上限组合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渗灌管埋深30 cm,灌水控制下限统一设定为土壤水吸力30 kPa时,将保护地番茄生育前期、后期灌水控制上限土壤水吸力值分别控制在18 kPa和12 kPa左右是适宜的。
王猛张玉龙
关键词:节点渗灌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地节点渗灌下水肥耦合对土壤全盐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保护地低压节点渗灌番茄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连续4年采用相同方案进行不同灌溉上限和施肥量处理后,作物生长季内施肥前后及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层土壤全盐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期土壤盐分均有表聚现象,作物收获后与施肥前相比,土壤全盐量增加,尤以0~30 cm增加明显。土壤全盐量在施肥后普遍升高,且表层上升幅度最大,底层差异不明显。适宜的水肥管理利于作物吸收养分,调控盐分含量。番茄生长季内施肥前后均以低灌溉上限和高量施肥组合处理全盐累积量最高,而在生长季后以高灌溉上限和高量施肥组合处理的全盐累积量最高。灌溉上限、施肥量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剖面全盐累积量的影响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不同时期水肥及交互效应对0~20 cm及60~100 cm土层土壤全盐累积百分比的影响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土壤全盐在表层和底层所占比例较大,即具有表聚和底迁,且其比例相互消长。增大灌溉上限,单次灌水量少,盐分向表层迁移比例增加。
吴昌娟张玉龙虞娜张玉玲高金虎范庆锋
关键词:水肥耦合保护地土壤全盐量
水肥耦合条件下保护地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设计,通过保护地低压节点渗灌番茄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灌溉上限和施肥量组合处理在灌溉追肥后第1、2、35、、7 d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灌溉上限,施肥量对不同时间土壤硝态氮影响不明显;提高灌溉上限,施肥量增加影响土壤剖面分异。灌溉上限和肥料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除第一天外均达到5%显著水平,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肥料,水分,水肥交互作用。不同采样时间0~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百分比平均在50%以上,低灌溉上限和高施肥量组合的硝态氮累积百分比最大,高灌溉上限和高施肥量组合硝态氮累积百分比最小。
袁静超张玉龙虞娜陈璟丽王芳肖质秋
关键词:水肥耦合保护地土壤硝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